第十九章 冷小兵的分析(2 / 2)


2000年左右,小卖部通常都兼职公共电话亭,不过印刷厂家属院附近住着的都是印刷厂的工人。

中午大部分都在上班,那附近的人流量并不大。

报警电话是11点50分打的,然后又有三人拨打过电话,再之后才是278037这个号码。

四个电话,间隔总归有个十来分钟吧?

如果是这样的话,也就是说,沈海洋在给家里拨打电话时,他们已经赶到了现场?

这时间上,有问题!

那时,‘凶手’正在夏金兰家里作案呢,哪有时间去楼下打电话?

当然,这一切只是冷小兵的推测。

保不齐那一天,在小卖铺打电话的人很多,四个电话或许在五分钟之内就拨打完了。

如此一来,沈海洋仍旧有足够的作案时间。

可是,他为什么要在作案的时候给家里打电话?

这不合情理啊!

而且事后还容易暴露身份。

这样的操作,不太像是一个心思缜密的凶手做出来的。

倘若海舟案的凶手真的这么不注意,警方早就抓住他了,哪会逍遥法外十几年?

难道之前的猜测都是错的?

沈海洋并不是凶手?

凶手,另有其人?

或者说,沈海洋认识凶手?

他发现了凶手的秘密,或者说他知道凶手正准备杀人,可他本人又不敢亲自去阻止凶手作案。

毕竟,他是一个孩子的父亲,父女俩相依为命,假如他出了什么意外,女儿就彻底变成孤儿了。

因此,他希望借助报警,然后由警方出面制止凶手。

若是这样的话,逻辑上倒是说得通。

冷小兵当年也觉得那个报警电话有点奇怪,当他赶到现场时,凶手正在给受害者拍照呢。

显然,他们赶到现场时,凶手仍然没有离开现场。

他本来是有机会击毙凶手的,如果他当年开了那一枪,夏金兰若是及时就医,或许也不会死掉。

换一个思路,如果报警电话是凶手打的,凶手知道警察会出警,根据路线也不难测算出警方抵达现场的时间。

知道警方十分钟会到,凶手为何不离开现场?

反而等着警方上门?

难道他不怕警方来的人多?

难道他不怕出警人手上的枪吗?

难道他不担心被抓吗?

这已经不是挑衅不挑衅的问题了,而是傻不傻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