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试工(2 / 2)

山坳,听到身后传来的抱怨声,他的眉头不自觉的皱了起来。

这才走了多久?

这群娃娃们就开始叫了?

他在像知青们这么大的时候,别说是走半个小时山路,就是走上一整天,也不带叫的。

直到此刻,孙文华心里忽然生出了一个念头。

这群娃娃真的能帮他们吗?

孙文华转头看了一眼人群,除了几个身材比较健壮的知青,剩下的无不龇牙咧嘴。

看到这一幕,他心里一叹。

旋即,他朝着前方的山坳指了指。

“这片地就是村里划给你们知青的砍柴点,以后你们要是缺柴火就到这里砍。”

小青山村周边的山都是有主的,虽然是集体财产,但每块地私下还是有归属的。

像砍柴只能在规定的区域内砍,这是潜规则。

另外,砍柴也是有讲究的,像那些年份比较长的木材是不能砍得,因为那些树能做家具。

一般比成年男性小腿细的树,都是可以砍得。

尽管对知青们能不能帮助村里有疑虑,但孙文华还是耐心的给知青们上课,告诉他们哪些树能砍,哪些树不能砍。

同时,他也将一些常识告诉了知青。

比如砍柴也不一定是字面上的意思,也可以用捡,直接砍树上的枝丫,回去是不能直接用的。

因为这些柴火是湿柴,没法直接烧。

而地上的枯枝就不一样了,这些柴火捡回去,哪怕没有太阳,多晾几天也就能用了。

李杰他们这批知青都是吉春市来的,平时在城里,生火做饭、烧炕用的都是煤块,对于柴火,还真不太清楚。

一开始,他们还觉得很有趣,但当他们开始正式干活时,便发现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自然落地的枯枝,其实是很难找的,找个半天也不一定凑上一捆。

而且落下来的枯枝多半比较细,不够粗,也就意味着不耐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