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大队长家吃饭(1 / 2)

秦思敏本来还在怀疑,自己刚才的发言是不是有点假大空了,还感觉有点心虚呢,现在她认为,自己是王家塬大队,最老实的那个人了。

采访完毕后,其他社员都去上工了,在大队长王永湖的极力邀请下,今天搬家表彰大会的一行人,都去了王永湖家吃了个“便饭”。

说是便饭,王永湖也不可能真的用平常吃的玉米面窝窝头、野菜团子什么的来招待大家。

王永湖特意把家里养的准备过年吃的鸡,都抓来宰了,用来招待客人。

秦思敏借故回家取东西,从空间里拿了半斤猪头肉,偷偷去厨房,交给了大队长的媳妇儿,让她切了给大家加餐。

大队长的媳妇儿乐的合不拢嘴,秦知青这个娃真是太会做人了,知道家里来客人,还贴心地拿来好东西,特意偷偷给自己,也不去邀功。

怪不得自己家当家的,一说起秦知青,就赞不绝口,这实在是个好女娃。这以后谁要是娶了秦知青,那可真是祖上积德。

要是自己儿子娶了……算了,他们不配,大队长媳妇用一秒钟,否定了自己的想法。

不久后,饭菜就端上了桌:小鸡炖蘑菇、凉拌鸡丝、凉拌猪头肉、炒鸡蛋、土豆炖茄子、炒土豆丝、白菜炖粉条……

大队长的媳妇厨艺很不错,有限的食材,能被她做出这么多花样来,真是难为她了,秦思敏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今天吃饭的时候,秦思敏得知了两个重要消息。

一是从周副局长口中得知,那两个人贩子,由于犯罪情节严重,已经被判处死刑,等复核完成,就要被送去吃花生米了。

秦思敏觉得真是大快人心,要是让他们得逞了,不知道多少家庭要家破人亡。

而且人贩子彻底消失了,也省的自己受到打击报复,虽然自己现在有灵泉水加持,武力值又有所提升,但是难保他们不在背地里下黑手,还是没了的放心。

第二个重要消息是李书记说的,过完年后,永丰公社打算再建一所小学。

目前整个永丰公社,只有两所小学,一所设在公社北面的永丰大队,也是目前永丰公社政府所在地。另一所则设在靠近公社南面的白家庄大队。

永丰公社下辖10个大队,孩子们按照距离,就近上学。

靠近公社北面的5个村子,包括王家塬大队在内,队里的小学生在永丰小学上学,其他5个村子的小孩,则在白家庄小学上学。

问题是这两个小学,在整个公社的南北两端,永丰公社的地形又是呈南北长、东西短的长条形。

所以虽说是就近入学,但是靠近公社中间的几个村子,离哪个学校都不近,孩子们基本都是要走很远、翻山越岭才能走到学校。

孩子们上个学太遭罪了,这么多年,这件事一直是压在李书记心中的一块大石头。

李书记上任后这几年,一直为了这件事东奔西跑,今年这事终于有结果了。

上面已经同意了永丰公社再建一座小学的申请,并且已经在走财政拨款流程了。只等明年财政拨款下来,就可以建小学了。

现在公社的领导,正在考虑小学的选址问题。

公社的领导决定在公社的中间位置,选择一个村子建小学。

让原来在白家庄上小学的宋庄大队、蒋家塬大队,还有在永丰上小学的王家塬大队,单独分出来,去新的小学上学。

而新小学的地址,就在这三个大队中选择。

(原来每个学校下的村子数量:永丰小学5个,包括王家塬。白家庄小学5个,包括宋庄和蒋家塬。建新学校后:永丰小学4个,白家庄小学和新小学各3个。)

这三个大队的人口、经济等条件都相差不大,具体小学要建在哪个大队,公社的领导们一直争论不休,每个准确答案。

秦思敏听到这个消息,心思活跃了起来,既然要建小学,那肯定要招新的小学老师。自己是不是有机会呢?

几人吃完饭后聊了一小会儿,由于下午还有事,周副局长、姚春梅记者和冯永昌就先行离去了。

看他们三人离开后,李书记告诉王永湖:“关于新小学的选址问题,我原先就是属意王家塬大队的,现在你们大队的秦思敏同志,立了这么大的功劳,还上了省城的报纸。公社年底评先进生产大队,你们大队肯定是板上钉钉了。你们大队成为整个公社的先进大队,到时候新小学建在这里,肯定不会再有争议,那这件事就水到渠成了。”

王永湖听到这个好消息,自然是开心得不得了。

虽然这三个村子离得很近,去哪里上学都不算远,但是总归是建在自己的大队最好,而且建在王家塬大队,那绝对算是自己在任期间,办成的一件大事了。

到时候社员们知道了这个好消息,还不定有多骄傲呢,自己这个大队长的威望,肯定也会更高。

果然这个秦知青是王家塬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