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工农兵大学生(1 / 2)

“大学生?咱们村要有大学生了?”

“我的娘嘞,我这辈子,还没见过大学生呢,只在广播里面听说过。没想到,咱们大队,也要有大学生了。”

“前两年,别的大队,也听说过推荐大学生的,估计是因为咱们是去年的先进生产大队,所以这个名额给了咱们。”

“大队长,那这个大学生名额,是给谁呢?”

“这个名额是咱们大队推荐的,我想过了,还是选择群众推荐的方式。我先说一下上面的三点硬性要求,第一条是年龄在16岁到22岁之间,且家庭成分良好;第二条是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上,包括初中;第三条是当了三年以上的工人、农民或者士兵,也是包括三年。符合条件并且想当工农兵大学生的,今天上午来我这里报名,报名截止到中午,今天下午所有人来这里投票选举。”

王永湖说完后,刘冠军急了:“大队长,我儿子还在城里上班呢,也来不及回来报名啊。”

王永湖对着大喇叭补充道:“对了,刘冠军这话倒是提醒我了。刚才说的当了三年以上工人、农民、士兵的,咱们大队推荐,只推荐包括知青在内的农民,你们家里有工人或者当兵的,都是由他们所在的工厂和部队推荐的。好了,大家散了吧,可以去上工了,下午两点所有人来村委大院投票。”

除了去报名的人,其他人都散了去上工了。秦思敏和周青青也一起离去了。

周青青没去报名。

虽然周青青平常,基本不会提起自己的身世,村民们不知道,但是就算侥幸选上了,上面要审查她的情况还是很容易的。

周青青虽然表面上跟爸妈断绝关系了,但是也仅限于没有受到太大影响,真要正经审查起来,肯定是通不过的,还可能在队里彻底暴露身份。要是能选上的话,哥哥早就去参加了。

何况她来了几年,跟绝大部分村民们也只是认识,算不上熟悉。

村里是人情社会,往上数两三辈,几乎所有人都是亲戚本家,比如王家塬大队,有80%的人都姓王,互相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怎么选,也轮不上选自己。

秦思敏也没有报名。

毕竟她也不符合条件,原主之前在念书,下乡当农民,也就不到一年时间。

其实昨天下午,王永湖私下里找过秦思敏,说了推荐工农兵大学生的条件,最后还遗憾地表示:“我觉得咱们大队的年轻人里,就数你最优秀,可惜了,你才来没多久,不然我就直接推荐你了。你放心,等你符合条件的时候,叔一定推荐你。”

秦思敏半真半假地跟王永湖客气了一番:“谢谢大队长了,没关系,我其实也不是很想去当这个工农兵大学生,我虽然刚来咱们大队,但是都对咱们大队有感情了,还舍不得走呢,我觉得在这儿当个小学老师,多待几年挺好的。”

王永湖听了这话更是喜欢秦思敏了。看人家这个女娃多会说话,知道自己推荐不了她,也不怨恨,怕自己不好意思,还主动递给自己个台阶下,说不想当工农兵大学生。

其实秦思敏这话,倒不完全是客套话。

她不想当工农兵大学生那句,是真话。

现在的工农兵大学生,在往后几十年,都是颇受质疑的。

因为没有经过统一考试,是从群众中推荐的,所以很多工农兵大学生水分很深。

能不能当上,不看你的水平如何,主要看人缘好不好。

像王家塬大队这样选举的,还算是比较民主的,很多地方都是由领导直接推荐,很多领导又是直接把这个机会,给了自己的家人、亲戚朋友,“走后门”之风盛行。

很多工农兵大学生文化基础相当薄弱,根本无法适应大学的教育教学。

甚至有一部分人,都不认得几个字,是连加减乘除都不会的文盲,想办法领了一张初中毕业证,就可以推荐上大学了,实际的文化程度,连小学都没有。

所以,由于这些人的影响,工农兵大学生,在后期一直受到很多质疑。

尤其是后来恢复高考后,他们跟真正考上来的大学生之间,有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

甚至后来很多单位,选举领导干部的时候,都不承认工农兵大学生的身份。

所以秦思敏,本来也不打算去当这个工农兵大学生。

还有两年时间,就恢复高考了,她完全可以参加高考,做一个真正的大学生,完全没必要去趟这趟浑水。

当然,现在的人不知道这点,还是很珍惜这个唯一一个可以上大学的机会的。

下午两点。所有人齐聚村委大院。

台子上跟上次选计分员一样,摆放着箱子、纸条和笔,还有一块小黑板。

小黑板上写了所有候选人的名字和编号,一共有几十个人。

村民们秦思敏都不熟,知青的候选人里面,她也就跟许立波熟一些。秦思敏写下许立波的名字就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