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金瓶梅》前言(1 / 1)

走进金瓶梅 史路 727 字 2个月前

《金瓶梅》在明朝嘉靖、万历年间问世,至今约四百年。在这四百年的传播,阅读,批判过程中,虽然有禁毁,有误读,有曲解,但并没有摧毁它,消灭它,说明它有着无穷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金瓶梅》问世之初,震撼了明末文坛。公安派领袖袁宏道倡导文学革新,提倡新兴的小说戏曲。他较早的传播了《金瓶梅》的抄本信息。他曾盛赞该书说:“云霞满纸,胜于枚子《七发》多矣”*。这是最早给予《金瓶梅》肯定评价的作家。后来许多明末清初的大家也给予《金瓶梅》高度赞赏。到乾隆年间,曹雪芹的至亲好友脂砚齐指出,《石头记》即《红楼梦》创作深得《金瓶梅》的精髓。在《红楼梦》问世之前,将《金瓶梅》与《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并称为四大名著。而《金瓶梅》则为四大名著之首。

康熙年间,该书被满族文臣译制为满文,是彰显满汉文化交融的一大壮举,是清初统治者重视摄取汉族文化实行进步文化的结果。今存满文《金瓶梅》译本已成为稀世之宝。

在鲁迅著《中国小说史略》一书中,肯定了《金瓶梅》在小说史上的地位,对现在“金学”研究起到了开创性作用。

即使在相对闭塞的50-70年代,对于《金瓶梅》的传播,阅读,批评从未间断。人民文学出版社曾影印《金瓶梅》的词话本,在限定范围内发行。毛主席倡导阅读《红楼梦》,也同样关注“金学”,对《金瓶梅》进行研究。他指出:“《东周列国传》写了很多斗争的故事,描述了当时上层建筑方面复杂而尖锐的斗争,但缺点是没写当时的经济基础,及当时社会经济的剧烈变化,也没有揭露封建社会经济生活的矛盾。而《金瓶梅》在揭露统治者与被压迫者矛盾这方面,是写得非常细致。”

近年来“金学”发展迅速,基本上学者专家达成以下共识:

1:《金瓶梅》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性质的伟大写实小说,开创了中国小说发展史的新阶段。

2:《金瓶梅》小说蕴含着美学,语言,民俗,性文化,宗教,政治,经济,历史等方面价值,堪称为一部明朝的百科全书。

3;《金瓶梅》为《红楼梦》的创作提供了艺术经验。曹雪芹的创作继承和发展了,《金瓶梅》艺术成就。

《金瓶梅》书名由潘金莲,李屏儿,庞春梅三个女主角名字中各取一字合成。通过对同时代表着官僚。恶霸,富商这三种身份的西门庆以及他家庭的描述,勾勒出上至朝廷权臣,下至地方官僚恶霸乃至市井地痞,流氓等所构成的黑暗与腐败的社会,以及当时扭曲的人性。读懂了金瓶梅,就看懂了人性的可怕。

说起《金瓶梅》,就难逃小说中的性描述。四百年来众说纷纭。《金瓶梅》的性描述出现在理学分化的明代晚期,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表现人与自然的本性对(天理)禁锢的冲击。但金瓶梅的两性关系并不是互爱,平等的位置,是以奴隶女性,以男人为中心的观点出发,故而在描写中以写实为主,很少升华到情感层面。反映了封建文人落后的性情趣,性观念,性恐怖,这些都是应该加以批判的。《金瓶梅》的作者意在揭露人性的阴暗面,表现出对人性本身的忧虑。表现出对时代苦难的体验,对社会的绝望情绪。否定现实,弥漫的悲观情绪。可由于时代所困,他看不到人类怎么美好,看不到未来。做为今天的我们,在性爱生活上应坚持美的追求,达到美的境界,这是人类追求自身解放,个性自觉,精神文明的长远课题。

*云霞满纸是说该书文采飞扬,笔墨生香,博学多才。《七发》为汉代枚乘所著,写的是楚太子患病,吴客去探望,逐次为太子讲述音乐、饮食、车马、游乐、田猎、观涛、论道等七事,指出腐朽的享乐弊害,直说得太子满身冒汗,病患不药而治。此话见于袁宏道写与董其昌的信中,当时袁任苏州吴县县令,感觉乏味透顶,又患病在身,心绪甚恶,在看完《金瓶梅》后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