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南北之争!(2 / 2)

其中内幕几百年后仍然不为人所知。

李弘壁直到今日才明白,原来杨宪之死竟是因为党争,而且还是南北之争!

胡俨心有余悸地开口道:“山西帮覆灭了,浙东集团倒台了,淮西集团一家独大,自然也就成了太祖高皇帝的心腹大患,所以之后就爆发了胡惟庸案与李善长案以及蓝玉案,一大批淮西将相被太祖血洗,整个朝堂也焕然一新。”

“然而紧随其后的,就是南北之争,南北榜案堪称朝堂南北势力的第一次大规模交锋,最终以南方朝臣惨败收场,南北榜案虽然被处理了,但此后建文朝科举的焦点仍在南北士子如何录取上,朝堂上的南北官僚对此吵吵闹闹,可最终结果却还是南方缙绅战掌控了主动权。”

“看看那些建文重臣,如黄子澄、齐泰、方孝孺等人的籍贯,你就不难发现,他们全是南方人,是以南方缙绅在经历洪武朝的打压后,终于迎来了一个独属于他们的黄金时代!”

话听到这儿,李弘壁脸色也变了。

“但是,咱们这位皇帝陛下可是来自北方!”

“没错,这就是问题所在了。”

胡俨叹了口气。

“当初燕军攻陷金陵之后,建文旧臣有六百余人,愿意效忠新朝的臣子竟然仅仅只有二十五人,这六百余名建文忠臣全都是清一色的南人,陛下将这些不投降的人及其家族全部杀害,史称“壬午殉难”,而这次血洗也直接导致南人精英损伤殆尽。”

“可北人文化素养不及南人,永乐朝又不能不依赖南人支持,所以……”

“所以陛下才会设立内阁。”李弘壁接过了话茬,“所以才有解缙、胡广、杨荣等南臣进入内阁随侍圣前,参预机务!”

胡俨欣慰地笑了笑。

“所以你现在明白,为何陛下如此重视此次会试了吗”

李弘壁苦笑着点了点头。

“国子监内的数千学子,大部分都是北方士子,因为那些南方才子家庭底蕴深厚,看不上国子监。”

“皇帝陛下让您振兴国子监,其实是想给北方士子一处安身之所,一条晋升之路!”

胡俨抚掌大笑。

“弘壁果真奇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