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2 / 3)

前大门那边,军帐中空无一人。徐守光看了看四周,见没人注意到这里,于是便一溜烟钻进了晋晖的军帐之中。这军帐中陈设十分简单,一张桌案,一张小床,还有一个武器架子。

徐守光稍微看了下桌案上摆着的信件,上面的字歪七扭八的,似乎这庞都头的字确实不是很好看,不过徐守光倒也不能笑话别人,他自己的字也不怎么样。他又在其他地方翻了翻,见没什么可疑之处,便出了帐子,向着晋晖军帐处走去。

徐守光刚到了晋晖军帐前,便见着一个都头打扮之人恰好从帐子中出来,那人出了帐子后,迅速转身,向帐子后走去。徐守光见此人形迹可疑,便急忙跟了上去。那人似乎对军营十分熟悉,一路上左弯右转,不一会儿,便来到了军营中一处相对较为偏僻的地方。

徐守光远远跟在那人身后,只见那人来到一个军帐前,迅速从侧面绕到了军帐后方,徐守光赶忙跟上去,也绕到军帐后方,但却不见了那人的踪影。徐守光四处寻找,忽然见他看见那个都头打扮的人正在一军帐后同一人讲话,那人正巧被军帐挡住,徐守光看不见。但那都头打扮之人徐守光却认得,一字眉,正是晋晖。

此时晋晖似乎也同军帐后那人说完话了,便转身准备离开,正好眼睛少见对面远处躲在帐子后方只露出小半个脑袋的徐守光。徐守光赶忙缩回脑袋,他听见有急促的脚步正朝着这边快步走了过来。

徐守光赶忙一头钻进了帐子里,这帐子似乎是用来囤放军粮用的,里面堆着好些装得鼓鼓囊囊的麻袋,徐守光躲在一堆麻袋的后面,探个脑袋看向帐子门口。只见只几息的功夫,那脚步声也到了帐子附近,不一会儿,帐子门口的布帘被掀开,晋晖提着刀,勾着脑袋进到了帐子中。徐守光连忙把脑袋缩回去,整个人躲在麻袋的后方,仔细听着前方传来的响动。

他听见了晋晖在前方挨个翻动麻袋的声音,声音越来越近,似乎马上就要来到他这边了。这时,帐外突然有些许响动,晋晖听见,连忙一掀布帘出了帐子,奔着那响动声去了。徐守光等了会,听声音确认晋晖走远了,这才从麻袋后面出来,将布帘掀开一条缝,通过缝往外面看。

见外面没什么人,徐守光便出了帐子,他没有去杨复光的大帐,而是直接向着晋晖的军帐摸了过去。待到徐守光到晋晖军帐门口时,军帐中没任何动静,晋晖应该还没回来。徐守光赶忙一头钻进去,在帐中一通翻找,看能找到什么证据。

这找着找着,徐守光突然听见帐外传来一阵脚步,他赶忙靠近门口通过布帘的缝隙向外看去,只见晋晖正向帐子这边走了过来。

徐守光被堵在了帐子中,正打算找一处藏身的地方,就听军帐外,有一人喊道:“老晋,有点儿事想请教请教你...”

徐守光闻声又从缝隙中向外看去,只见说话之人是王淑。晋晖听见王淑招呼他,便转身向王淑那边走去。徐守光则趁此机会,偷摸地从晋晖的军帐中溜了出去。

溜出来的徐守光再没去其他地方,径直向杨复光的大帐走去。待副官通传后,徐守光进到大帐中,杨复光问他事情进展如何。徐守光大概把自己所见到的与杨复光说了一遍,而后又在杨复光耳边耳语了几句。杨复光听了连连点头,而后便让徐守光暂且先退下,又使副官去传各都头前来大帐议事。

一炷香后,除了庞师古和韩建要负责巡防工作,其余众都头都来到了杨复光的大帐中。

杨复光见众人到齐,便看着晋晖开口说道:“晋都头,敢问方才你都去何处了?”

“回杨公,卑职方才没去哪,就在帐子中待着...”晋晖答道。

“哦?晋都头,方才有一校尉与我来报,说见着晋都头在营寨西北侧与人交谈,敢问晋都头,那人是谁呀?”杨复光问道。

“...那人...那人是在下的一位同乡...”晋晖想了想后答道。

“哦?同乡,哪位,还请晋都头请你同乡来此处,杂家有话问他。”杨复光说道。

“...杨公,那位同乡已经走了...”晋晖犹豫了一会儿后答道。

“走了?”

“嗯,是在下让他走的,在下让他回去与我媳妇带封家书...”

“是吗?家书中说了些啥呢?”

“...”晋晖想了半天,始终没说出口。

“哼!是不是连我营寨布防图都要与你媳妇说?”杨复光大喝道。

“...布防图?这我哪敢!我在家书中就只说我们这里战事焦灼,如若我回不去了,让我媳妇赶紧找个好人家改嫁了...”晋晖赶忙解释道。

“哼!巧舌如簧!那这封信你作何解释!”杨复光将徐守光在晋晖军帐内搜到的一封信件向前方地上一甩,正好甩到晋晖面前。

晋晖忙捡起那信纸一看,只见上面赫然画着整个军营的布防图,兵力配置和粮草补给位置标注得十分清晰。

晋晖看了后大惊,慌忙跪倒杨复光身前抱住杨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