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寡人可是大王(2 / 3)

主张,他其实是一个很纯粹的人,不太分得清谁对谁错,行军布阵,向来都是唯结果论。

嬴者通吃,败者满盘皆输。

不看臣子的好坏与出身,只看最后他们能做成什么样的事情,针对此点,恶来、尤浑做的极好,至少他们两个,前者是不论帝辛说什么,都会尽全力的去完成,后者则是每次都明白他的意思,然后用最合适的办法把事情办成。

“好了,好了,都别吵了!”

帝辛有些烦躁的试图让众臣住口,可往日的威严此时竟有些不好使,大臣们依然固执的各持己见,纾解着心中的道义。

满宫廷都是:吾三朝重臣,曾……;吾乃先王帝乙时入得内服,尔等……

好生无趣的牢笼!

帝辛怒了,暴喝道:“寡人说,够了!尔等欲要忤逆寡人乎”

浑圆厚重的声音震荡,这时吵红脸的群臣才幡然醒悟,完了,完了,惹怒了大王,大家都要遭殃,于是纷纷躬身向帝辛行礼,口呼不敢。

“费仲,你好大的胆子,西伯侯姬昌何许人也那是寡人的姑夫,是我大商的肱股之臣,也是伱费仲得以晋升的恩主,你这小人,不思寡人亲疏之嫌,不念及姬昌对你的恩情与帮助,怎如此薄情寡义罚其半年粮俸,不得再胡言乱语。”

费仲诚惶诚恐的拜倒,叩谢着帝辛的大恩,面色上沉重,心中却甚是窃喜。罚俸半年谁还指望这点俸禄求活不成这是对他认可的信号啊。

众臣看着帝辛从王座上走下,恭敬的拉着比干的手,情真意切的说道:“寡人一时糊涂,多亏有比干王叔这般忠心赤胆的好臣子,寡人拜谢王叔。”

他竟然不以丞相称我,而是称呼我为王叔比干顿时眼眶就红了起来,忍不住潸然泪下,抚着大王的手,感动的回道:“比干无碍,只要大王明白老臣的心意就好,只要大王知晓其中利害关系,老臣死也无憾了!”

安慰了一番垂泪的丞相,帝辛怒斥黄飞虎等人:“脑子都装着什么东西孟地传来的孟语新书,如今在天下广为流传,尔等身为主将,看不懂那些政务精要,难道还不明白什么叫兵者,国之大事吗有你们这么为将的吗”

“黄飞虎听令!传令朝歌裨将以上的将领,每日去书署诵读孟语新书-兵法篇,谁若是不从,寡人让他去奴营做监工!”

“诺!”

眼见西伐周国的事情似乎被帝辛否决,尤苍等人长舒了一口气,打仗打仗他又有什么好处现在这个世道,讲究的是积蓄实力,国家如此,各家族亦如此。

“但是……”

帝辛一个大喘气,直接又给尤苍把放下去的心又重新绷了起来。

“这大军也征召了,粮秣也征发了,突然说不去就不去,岂不是更会丢了我大商王室的脸面”

比干停下擦泪的动作,带着迷惑的问道:“大王是何意”

“寡人的意思是,宝刀既然出刀,就断无白刃空手而回的道理。”

“寡人要再度御驾亲征,踏平东夷。”

“……”

大王学精了呀,难怪突然发出要攻伐西周这样的话,就连在家养病的商容大夫都吓得赶紧来参加朝议,生怕大王是故意作死。

合着大王比谁都精明,搁这儿等着大家呢。

“大王不可啊,前年大雪,您年中之际还组织了一次亲征冀州,如今国内空虚,禁不起这样的靡费啊,大王!”

群臣齐齐规劝,告知帝辛,东域自有东伯侯姜桓楚收拾,不用大王劳师动众的御驾亲征。

“哼,那苏护小儿不过皮上之藓,焉有东夷之祸事大再者说,上次出兵,寡人就逛了一圈,什么都没做,尔等凭什么说孤劳师动众”

说起这个事,他就郁闷,自己奔着好不容易能上一次战阵,结果人还没到,苏护就被那个年轻人五花大绑,押解到面前,乘兴而去,败兴而归。

好好的主战之师变成了陪跑,和北疆的兄弟吃吃喝喝三天后就返回了朝歌。真是憋死人。

“大王自然不觉得累,可是大军出动,自古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路上供给十万大军,需要二十万的民夫和徭役,人吃马嚼的都是我大商自帝乙先王时期攒下来的的底蕴。”

“朝歌大军不可轻出,大王请督促姜侯出战,朝歌大军路途遥远,还要供给闻太师三十万大军征讨北海,国内粮食告急,徭役频繁,不可再加,臣恳请大王收回王命!”

帝辛气恼,但是面前之人是他亲叔叔,更是王廷的众臣之表,也就只有他能如此的呛大商之王,换成费仲、尤浑这种小角色,早给他拖出去下了油锅。

这也不可,那也不行,那这个大王寡人做的还有什么意思

“恶来,传令五军,寡人要倾朝歌之力,尽灭西周。”

“诺!”

老实人恶来直接往门外走去,风廉吓得直冒冷汗,急忙拉住自家的“傻”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