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搞钱!搞钱!搞钱!(2 / 3)

司务管辖,精准到个人。

一系列的改制,让汴梁官场焕然一新,有了一个崭新的面貌。

当然。

不管任何制度,效率主要还是人在做。

如果官员懒政怠政,即便是确定了职责,明确了上下级,划分了责任制度,该效率低下还是得低下。

所以这就要看政制院的魄力。

至少目前摄于盐铁司的前车之鉴,又恰逢改制之后,新进来的冗官散官们急于表现证明自己,该有的行政效率还是不慢,比以前强得多。

与此同时,汴梁东城外每天还在砍头杀人,那东郊外的草地,都快被鲜血染红,空气里弥漫着一股腥臭味道。

汴梁的百姓也见惯不惯了。

官员们谈不上人人自危,主要也是赵骏砍头杀人,不像朱元璋那么夸张到每次都砍几千官员。

他杀大部分都是黑恶份子,在官员眼中,本来就属于该杀的人。

这些官员在自身利益集团受损的时候,会选择抱团一起对抗。但他们看待底层百姓以及那些与自己利益无关的黑恶份子,跟看下等贱民没什么区别。

因此这场杀戮在官场上其实形成不了多大动荡,但在民间,影响力还是空前绝后,汴梁黑恶一时被清空,地下也干净了许多。

又过了十多天的时候,到十二月中旬,随着年关将近,街面上因寒风带来的冷清,也愈发变得热闹起来。

百姓们纷纷出来上到街市,开始为年关做准备。

开封府拆了咸宁坊的一处大豪宅,八作司承建,改造成一处商业街,现在正在修建当中。

官府甚至还在惠民河边码头又修了一条路,将原本就不远的街道连在一起,这样显然会让这条商业街在未来成为一条寸土寸金的地方。

如今朝廷段时间内倒是不缺钱。

一来秋税收上来了,目前国库有四千多万贯。二来赵骏杀了一万多人,疯狂抄家,没收大量财产。

光内城外城的宅邸就缴获了一千多栋,其中鬼樊楼楼主以及无忧洞洞主旗下的不动产加起来,价值一百多万贯,还有几十万贯的现金,林林总总加起来,达六七百万贯以上。

所以在有了钱之后,官府不仅大力从南方购置粮草,还在城内大兴土木,雇佣底层劳工,修桥铺路,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能维护好汴梁城市风貌。

“现在的当务之急还是搞钱,蜀中为什么会出现交子呢是因为宋朝商业繁荣,而巴蜀地区铜钱不足,这才被迫以纸币代钱。”

今日观稼殿中,赵骏又开始新一轮的讲课。

他环顾众人说道:“汴梁的营商环境已经大幅度改善,咱们后世有个商务部,负责国内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如今这个部门暂时还不需要单独拎出来,交由工商部管,那么我们就必须要考虑进行商业改革了。”

“大孙是说国有制改为私营吗”

赵祯问道。

这些天来他也已经明白了国有与私营的关系,不就是以前的榷卖和茶盐引吗

榷卖就是国家专营,但只要你运粮食到边境,就有茶引盐引。

“是的。”

赵骏点点头道:“资本需要萌芽,需要成长,所以就得给他们放松枷锁。但彻底放开自由市场也不行,一旦这头猛兽牢笼打开,不加节制,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什么后果”

众人好奇问道。

“举个简单的例子,明朝中后期,南方盐商垄断了食盐,将盐价抬高,弄得百姓民不聊生。朝廷收不上来商税,面临北方异族扣边的困境,而他们却为了斗富,一掷千金。”

赵骏笑道:“当时江淮地区盐商可谓是富可敌国,《清朝野史大观》记载:“扬州盐商豪侈甲天下,百万以下者,谓之小商”,也就是说对于当时的盐商来说,几百万两银子都是小钱,富豪的标准至少是千万两之上。”

千万两银子

所有人的脸上,都是一副愕然的表情。

宋代白银也并非不是货币,只是白银较少,市面上流通不多。

按照当时比例换算,一两白银约等于一贯钱。

但这是官方汇率。

实际上白银价值更高,到宋徽宗时期,一贯钱约等于0.4-0.5两左右白银,差不多一两银子等于两贯钱。

即便只按一两白银等于一贯钱的比例来算,也意味着明清时期一个江南盐商富豪的身价,堪比此时大宋一年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一。

要知道宋朝两税法之下,财政收入还是很高的,仁宗朝每年基本维持在八千万贯左右,到英宗朝就已经有一点一六亿。

这已经是历朝历代的税收之最。

但跟明清时期的江南盐商比起来,显然是小巫见大巫。

“没想到明清时期江南盐商竟如此富庶。”

吕夷简感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