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大宋天军!(2 / 2)

凭祥洞就是后世凭祥市。

在宋越边境线上,这一带羁縻州相当多,达十余个,其中门州就是后世越南的同登镇。

跟大理一样,宋国和越南之间并不直接相连,而是中间有大量的少数民族部落,这些部落形成的集镇在名义上归属于大宋,实际上都是自治。

李朝对这些边境部落采取拉拢、分化、压榨等等策略,以至于当地部民十分厌恶,纷纷举兵反抗,这才让侬智高崛起。

只是说来也有些惭愧。

这些区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原王朝的领土,但雍鸡关这样重要的关隘把守者却不是宋军,而是边境的少数民族。

他们处于两个国家的夹缝当中,无力阻拦李朝的进攻,导致边境频频失守。

在历史上李朝攻破邕州之前,李朝就多次派兵袭扰边境关卡,劫掠门州、冻州、下石、凭祥、西州、上石、西平州等大宋的边境羁縻州,给边民造成严重威胁。

若非如此,也不至于让侬智高振臂一呼,一呼百应,在很短的时间内从区区数千人的部队,发展出数万人。

都是被李朝压迫而奋起反抗的边境少数民族。

侬智高如今在边境的威望其实一般般,历史上需要他多次反抗李朝,多次招兵买马,实力越来越强大之后,才被周围侬姓、黄姓等边境各部落推崇。

此时他还没有到后来那样的地步。

不过他爹侬全福威望很高,以前是边境地区最大的少数民族势力,带领各部落反抗李越。

所以侬智高与边境很多部落首领都认识,看在他死去老爹的份上,那些诸洞诸部落的首领基本都会卖他个面子。

有他带路,一路就非常顺畅。

狄青从邕州出来,走了大概十多天的时间,过古万、太平、思明等大州,最后终于抵达了距离凭祥洞十余里外的西州。

这一路上其实都是大路,而且有不少平原区。如太平州和思明州就是平原众多,土壤肥沃之地,有诸多部落在此生存,甚至还有很多汉人百姓,与这些边境民族形成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态势。

但狄青还是走了十多天,并非道路不好走。而是森林太多,加上每到一地,侬智高都要给他介绍当地首领,因此耽搁了一些时间。

不得不说,虽然是平原区,可林木也太多了一些。后世宁明3705平方公里面积,其中大多数都是平原。但在此时大多数地区都是森林,一望无际的林海,仿佛一眼看不到尽头。

怪不得古代向朝廷进献木料,都要从西南的广西运过去,这木材资源的丰富程度,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

狄青出身于山西汾州,16岁就打架斗殴被编入汴梁禁军,哪见过这样无边无际的林海,一路上都是啧啧称奇。却又把这样奇特的地形记在心里,思忖着若是他来这里打仗,应该如何调兵遣将。

等到七月上旬,他与侬智高就到了西州。

光听边境某某洞某某洞,还以为这些少数民族部落都居住在山洞里。

但实际上洞也可以说是峒,属于当地的行政名称,对应的话有点像是大宋的乡镇,规模跟镇子没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