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217章 府学(2 / 2)

寒门帝师 我是泡泡 1287 字 1个月前

别误会,这打伞并非挡雨、遮阳之用。

当官的有当官的体面,致仕、丁忧的在籍乡绅进出都坐着四人抬大轿。

轿夫之外,还有专门打罗伞的伞夫,这五人都穿着红背心,戴着红斗笠,还有门下家人长随跟着,十来个人前呼后拥,跟在任官员几乎没有区别。

举人出门也做饺子,但只有两人抬的布轿,轿夫也不能穿红,也有书童、长随跟着打伞,加起来也要养四五个人。

有些讲究牌面的乡下举人,反正没人管,他们出行也弄个四人轿子,前面还有扛牌的,上面写着【孝廉】、【乡魁】,老百姓一看到这牌面,顿时被唬得不行。

不过他们进城就低调了,两人小轿重新坐回,不然会贻笑大方的。

至于秀才……

大魏的贡生、监生、秀才算是一个阶层的读书人,但这些人很多都是穷苦之人,本来按制可以做肩舆,不过他们没有什么正经进项,读书又是开销极大的活计,若非家里豪富,平日里他们说得好听点就是安步当车,说得难听就是去哪都是腿着。

但若是拜见师长、见官参衙,若是没有肩舆坐坐,那也是会被笑话的。

徐鹤在听谢良才说到这里时,心中感叹,若是没有酒楼和白糖的进项,说不得,自己去府衙读书,那也是会被当成土老帽的。

不过他也不是豪奢之人,不会为了装点门面特意去坐肩舆。

但他可以省了肩舆,但书童是不能少的。

因为秀才不管去哪,出门都要有人帮着打伞,相公们的伞,大多都是锡顶的,为此徐鹤还在定做澜衫之时,特意买了一把,现如今正在丁泽手里捧着。

为什么是锡顶?

自然要跟平头老百姓的伞区别开,一张伞,锡顶熠熠发光,打远一看就知道秀才相公来了。

徐鹤看着锡伞感叹:“这也太麻烦了!”

谢良才捧着书斜眼看来笑道:“这才哪到哪,去了府学那规矩能折腾死你,且等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