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542章 大学,修生先正心(2 / 2)

寒门帝师 我是泡泡 1309 字 1个月前

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徐鹤和周围一众举人听得十分仔细。

这段话出自《大学》,意思是,所谓修身在端正心念,这怎么解释呢?

我们人,愤怒的时候、恐惧的时候、有所喜好、有所忧患的时候,心念就不够端正。

如果一个人的心不专注,看到的东西跟没看见一样,听到的东西也如同没听到。

吃东西不知道味道。

这就叫做修身首要就是端正心念!

上面的解释,邱腾自然不会说,人家是默认了在场的全都能听懂。

这里不是社学,基础知识不教。

所以邱腾念完《大学》原文直接开讲。

正心是诚意之后的进修阶梯。

诚意是意念真诚,不自欺欺人。

但是,仅仅有诚意还不行。

因为,诚意可能被喜怒哀乐惧等情感支配役使,使你成为感情的奴隶而失去控制。

所以,在“诚其意”之后,还必须要“正其心”,也就是要以端正的心思(理智)来驾驭感情,进行调节,以保持中正平和的心态,集中精神修养品性。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理与情,正心和诚意不是绝对对立,互不相容的。

朱圣人说:“喜怒哀乐惧等都是人心所不可缺少的,但是,一旦我们不能自察,任其左右自己的行动,便会使心思失去端正。”

所以,正心不是要完全摒弃喜怒哀乐俱等情欲,不是绝对禁欲,而只是说要让理智来克制、驾驭情欲,使心思不被情欲所左右,从而做到情理和谐地修身养性。

也就是说,修身在正其心不外乎是要心思端正,不要三心二意,不要为情所牵,“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这凡句后来成了成语和名言,用来形容那种心神不属,不专注的状态,你们的老师、先生在讲课时是不是也经常这么说你们啊?”

听到这,前排第一次听邱腾讲课的举人们纷纷笑出声来。

徐鹤也笑了,没想到这位老先生讲课还挺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