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嘉佑新政(2 / 3)

今日,当初的变法朕就应该坚持下去。

若是范文正公当年能将变法完成,又怎会成如今模样,这都是朕的过错。」

欧阳修连忙说道「官家此言差矣,当年施行新政,我们也是太过激进,从而很多变法措施没有考虑周全,并强制推行,这才引致后面的事败,绝非官家之过。

这件旧事臣本不打算再提,可看完这些帐簿之后,臣知道重启变法已是当务之急,绝不能在耽搁了。」

欧阳修说的,当然有道理,可赵祯始终有所顾忌,说道「如今朝堂上的情况,卿家也是知道的。

不是朕不想支持,而是在此时进行变法,若是引起朝野动荡,那可就不像庆历年间那么好平息了。」

欧阳修解释道「此事臣自然明白,所以在来宫中至少,也就此事与两位大相公讨论过了。

臣等明白变法殊为不易,牵扯众多,各种厉害关系盘根错节,绝不可能一蹴而就。

当时臣等就是犯了救治心切,急于达成目标的错误,才演变为新旧党争,令到朝野动荡。

所以这次的变法,臣等准备静悄悄的来,先对不重要的问题进行处置,在一步步的深化改革。

同时借此培养朝野共识,让百官能慢慢接受变法图强之举,如此一来。

若是真遇到什么问题,也好及时解决,不在朝中引起过多纷争。」

赵祯听完以后,认为欧阳修说的也对,同时如今的现状也在告诉赵祯,变法已经迫在眉睫。

于是便说道「好,那就辛苦卿家了,变法之事便由卿家与两位大相公一同处置。

但切记不可急躁,要由小及大,由浅及深处理变法之事。」

听到赵祯同意以后,欧阳修立马谢恩「多谢官家,那臣先去与两位大相公商量改革细则,等罗列出来之后,再交由官家御览。」

随后欧阳修便前往了政事堂,此时两位大相公正在这等着消息呢。

听到这事已经被赵祯同意之后,两人也都很是高兴,毕竟庆历新政的失败对于他们而言,都是一道沉重的打击。

如今有了再来一次的机会,他们就要好好把握了。

随后韩琦说道「既然官家同意,那便按照当初我们之前商议的来。

此次变法先从方田均税法开始,现在我们先来确定把这次试行放哪个位置吧。」

欧阳修说道「此事肯定不能放在汴京附近,这里官宦人家太多,阻力太大。

但又不能距离汴京太远,以免

脱离了我们的掌控。」

随后几人沉思,韩琦说道「那要不就把试行地点定在永兴军路,那里士族不多,阻力不会很大。

而且离汴京城也不算太远,我们了解情况也算方便。」

欧阳修和富弼想了一下,觉得那里确实挺好的,便定了下来。

确认了地点之后,剩下要考虑的就是主持的人选问题,这个时候欧阳修直接提议道「我认为此事就由郭谘来办最好,本身方田之举就是他提出来的,也有在洺州处理过方田之事的经验。」

对于这个,其余两位大相公也无意见,便定下了郭谘,将他调任到三司衙门,主持永兴军路推行方田均税法。

商议好后,三人便共同起草了一份奏章,将事情说明给赵祯听,然后便是等着赵祯的回复。

最后赵祯也没耽误,很快这份奏章就被赵祯同意,下发政事堂,由富弼签发用印便传到郭谘手上。

于是这场庆历年间变法的低配版,嘉佑变法由此正式成型,便且这主要的主持人选也都是一帮参与过庆历新政的老臣。

当然这些事情,李皓暂时还不知道,直到李皓编制的变法方案,整理完善,被李皓送到了欧阳修手里。

只是来的不巧,李皓来时欧阳修已经在和郭諮讨论着,方田均税法改如何执行的事。

而且欧阳修也没有对李皓写的内容,抱有太多期待。

随后便让李皓放下东西,便退了出去。

而这个结果一等就是三天,就这还是因为欧阳修发现自己桌上莫名奇妙有份文稿,一时都没反应过来这是什么东西。

不过随手拿来,看见上面的字迹是李皓的,才想起来,这是李皓所写的变法方案。

于是便好奇的翻阅起来,初看时欧阳修还没在意,纯粹就是想大致看一遍,好分析其中利弊,借此还可以给予李皓讲评一番。

但看到后面却是越看越入神,综合李皓总结的数据,并分别配以各项建议,看的欧阳修是直呼厉害。

而后便拿上手稿,起身离开大堂,就去找李皓了。

结果好巧不巧,这时的李皓还真就不在,因为李皓家中聘书早已经给英国公府送去了。

并且双方已经定下日子进行纳征,李皓在那天就需要把聘礼给人送去。

今日卫氏那边已经大致把拟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