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税务稽查衙门(2 / 3)

才说道:“既然是人家一片心意,总不好辜负的。

收下来吧,让人专门找一个库房放着并登记造册,不要有遗漏。”

听到这话,张桂芬疑惑的看了李皓一眼,然后便让秋芸去找人将东西搬进库房。

等屋里没人之后,张桂芬才面向李皓问道:“怎么,你打算帮王家了!”

李皓回道:“正好有事要让王家出力,那就顺带帮他一把,而且这事是福是祸还不一定呐,看他自己的造化吧。”

对于李皓的话,张桂芬显然疑惑就更多了,可刚想继续追问,就被李皓一句天机不可泄露给堵回来。

当即张桂芬就懒得再问,让李皓自己去折腾吧。

而王家那边见李皓把东西留了下来,也算是安心了,至少这样看来,李皓确实是打算帮忙的。

之后几天,李皓先是将成立税务稽查衙门的事通知了张温,让他也想一想愿不愿意去。

而后便是找到了欧阳修,着重提了想推举王世平为应天府尹的想法。

欧阳修闻听此言,便说道:“王世平此人做事庸碌,谈不上是精干之才,你是怎么考虑的。

为什么想推举他去就任应天府尹,要知道开封府和应天府的改革是新政之始,绝不能出现问题,他真的能完成商税改革的任务吗?”

李皓解释道:“我就是看重了他的庸碌,此次剥夺地方上征收商税之权,本就让地方官吏不满。

应天府里不知有多少人在明里暗里的反对,派个精明强干的过去,万一被人拉拢了,那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嘛!

相反一个庸碌却有自知之明的人,才是最好的选择,我只要他做个甩手掌柜,能和和稀泥就行。

当然这样的人也有很多,选择王世平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当初王老太爷留下的人脉网。

关于成立盐税缉私衙门的事,这件事肯定要在朝堂上过上一遭的,只怕到时会有所争论。

叔父身为大相公不好事事出面,所以就让王家来出这个风头吧,到时您做个裁判就行。”

话被李皓引到这里了,欧阳修正好借机问出了心中疑惑:“其实你为什么一定要成立这个单独的税务衙门,虽说是要隔绝地方官府的控制,但用三司名义调用各地厢军配合,一样是可以达到效果的。”

李皓解释道:“可以自然是可以的,但如此调动绝非长久之计,而且新政也不可能仅限于商税之上。

日后总是要将两税也纳入其中的,到时有自己的人手和借用他人完全是两种模样。

同时也可借此加深中央集权,让朝廷在地方上多一只耳朵、多一双手,对于地方官吏也能多个制衡手段不是。”

见欧阳修还有所疑虑,李皓说道:“叔父,您这怎么犹犹豫豫的,当初不是已经说好的吗?”

欧阳修回道:“其他的倒没什么,只是若是在三司之中,新建这个衙门,三司职权未免过大了些。

虽然你说有王家出面,但只怕其中还是阻力不小。

而且富弼大相公那里,我也去商议过了,他对此议不置可否,我还是有些担心。”

李皓见欧阳修有所退缩,当即说道:“富弼大相公那里好说,此事他既没有明确反对,那在朝堂上他最多就是中立而已,至于其他人,那我再想想办法。”

见李皓这么说,欧阳修追问:“哦,你还有什么办法?”

李皓说道:“既然有人能就此获利,那自然就该谁出力的,总不能干坐那里白捡便宜。

原先没找他们,是想着先把事情落实下来再说,省得麻烦,可现在情况有了转变,就该找下他们了。”

欧阳修沉吟了一会,说道:“也对,这个衙门成立之后,需要从军中调人,那自然是需要一批将领充斥其中的。

那些武勋人家平日里与文官结交的也有不少,合起来确实能帮上点忙。

既然这样,那由你去做安排吧,我这边会配合你行事的。”

李皓见状赶紧答应,然后便向欧阳修告辞,赶紧去把事情落实下来了。

毕竟看欧阳修这短短时间的前后态度转变,李皓意识到再不把事情尽早定下,指不定后面还可能会出什么幺蛾子。

当下李皓便先去了一趟王家,王家母子见李皓过来还是很热情的。

只是当李皓说明来意之后,这就有点冷场了。

见此情况,李皓便说道:“在这件事情上,两位大相公都是支持的,总不能他们自己提议,然后便执行下去,这中间的过程还是需要走一下的。

要不是这事让门生来做,面子上可能过不去,也不至于找其他人。

若是王大人不愿意的话,就算了吧,我也不能让你为难不是。”

说完便要起身告辞,随后就被王老太太给拉住了,说道:“你这是说的哪里话,世平只是在想这事该如何去办,并没有推脱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