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四章:悲喜各不同、开始上工(2 / 2)

了,为此在这里时间长的老知青还专门编了一段顺口溜。

知识青年爱喝汤,早晨喝汤迎朝阳,中午喝汤暖洋洋,晚上喝汤照月亮,喝汤喝的肚儿涨。

苦水村别说电灯了,就连煤油灯和蜡烛都很少有人舍得用。

而且这里住的都是窑洞,外面还亮着呢里面已经黑的看不清楚东西了。

为了省点煤油,大家晚上吃饭的时候会端着碗走出自家的窑洞,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扯着家长里短,但是这里的风沙太大,很多知青根本享受不了这个待遇,她们宁可在屋里面摸黑吃饭,也不乐意在外面吃一嘴的尘土。

这里因为太穷、而且路非常的难走,她们中间很多人连附近的县城都没有去过。更不要说吃过什么好东西了,所以苦水村大部分村民都坚持认为酸汤饺子和油泼辣子是天下最美味的食品。

她们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知青给村民讲解自己家乡各种美食的时候,他们一概不承认。

你要是多说几遍的话,那苦水村的村民就会一致认为你没见过世面,而且一定没吃过酸汤饺子才会在这里胡咧咧,怎么说呢?苦水村的村民属于那种又穷又犟的性格。

但是造成田晓霞她们今年不能回城的原因依旧是穷闹的,苦水村大队长的儿子相中了县城里面的一个姑娘,他们俩在上学的时候是同班同学。

但是人家姑娘家根本就看不上他,更不愿意女儿嫁到苦水村这个苦沟沟里面来。

女方为了让男方死心,于是就提出了一个天价彩礼,其中就包括必须在县城里面有房,哪怕是一间破窑洞人家也不嫌弃。

这要是换成一般家庭当时就会打退堂鼓,但是大队长家有七个姑娘只有儿子这一个宝贝疙瘩,怎么可能舍得让儿子难受,更何况儿子要是娶了县城里面的姑娘,往后自己的孙子很有可能就会成为城里人,拿一个吃商品粮的户口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但是大队长媳妇把几个女儿家扒拉个干净,还是凑不够儿子成亲所需要的钱。

为了让自己儿子顺利成亲,大队长把主意打到了知青们的头上。

他私下把应该给知青的这些工分和口粮全部私下截留,换到的钱全部对自己儿子成亲用了。

知青之间的贫富差距很大,有的指望这点工分口粮回家过年,有的指望这些口粮救命。

但是他们左右等不到工分、口粮的分配,就开始嘀咕,这时候一位消息灵通的人打听到知青的工分、口粮全都被大队长给截留了。

截留干什么?看看大队长家前几天娶媳妇的热闹场景就不难猜到了。

知青们得到消息以后肺都快气炸了,于是一群男知青冲进大队长家的窑洞就把人给打了。

打完之后他们被大队长自家的叔伯、侄子给围了起来,随后双方就发生了冲突。

外来知青别说跟大队长冲突了,就算你跟村里的一个普通人冲突都没知青的好果子吃。

所以这场冲突男知青们的下场都挺惨的,一个受伤轻一点、脑子反应快一点的知青,拿大队长当盾牌才跑到了公社里面。

公社里面马上就派人下来,该抓人的抓人、该调查的调查,苦水村大队长第一时间就被带走了,他最后的结局还不知道,但是去年苦水村的知青一个都不能回家。

韩立看到这里以后苦笑了一下,国家实在是太大了,各地有各自的情况也不奇怪。

而且到了九十年代才勉强算是解决了所有人的温饱,现在这个时代发生任何事情都算正常。

不过上河村轻松的日子还是很短暂的,这一天下午村里的大喇叭中传来了梁大队长的声音。

“喂、喂喂,全体社员、所有知青们注意了,为了春耕的时候一切顺利,从明天早上我们开始清理田地里面的苞米须子、高粱根,还有把一些积雪厚的地方把雪弄出去,总之一切都要给春耕让路,大家明天都早点到晒谷场.。”

梁大队长的这个声音村民听到后摩拳擦掌,毕竟好几个月家里面都没有工分的收入了,哪怕每年都是这样,但是没有工分的收入他们心里面总有点不踏实。

其他知青听到以后顿时哀嚎了一声,因为一旦开始上工,除非老天爷下雨,否则他们今年基本上就要和休息说再见了。

只有吴丽丽听到广播以后顿时就变的兴奋了起来,只有村里面开始上工她的那些提议才能说出来,要是能够成功的话也不枉她这些天花费的苦心,要是失败的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