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21个口红印记(3 / 4)

一番,问现场的众人:“像不像?”

“像!就是他!”一群女生开心尖叫,都认出来了。

张宣:“……”

从没想过会有这一天。

黛西问:“欢迎来到英国,三月对英国的感觉怎么样?”

张宣无奈,指指脸上,“太热情了!”

“哈哈哈…”周边一群猪笑声。

黛西问:“你刚才是去书店打探情况吗?”

张宣点头:“对。”

黛西问:“对书店的销售情况满意吗?”

张宣回答:“满意。”

就在张宣跟记者斡旋时,陶歌打电话叫来了一辆车,趁女记者还在得意洋洋时,拉住张宣勐地钻了进去。

女记者想阻拦,可惜车上下来的三人把女记者给围住了。

车子开动,副驾驶一个戴着粉红色眼镜的金发美女转过头:

“三月你好,我是南希,很高兴认识你。”

南希?

他从陶歌嘴里听过这人,是企鹅出版社的高级职员。

张宣伸手握了握,“很高兴认识你。”

南希盯着他的面孔瞧了一阵,努力憋笑,但最后还是转过头笑了起来。

怕自己不礼貌,南希用右手极力捂着嘴,身子小幅度打颤,明显乐得不行。

陶歌饶有意味地伸手端着他的脸,数了数,啧啧出声:

“真是不错,21个红唇。

左脸7个,右脸10个,嘴巴上也有1个,脖子上3个。”

张宣没好气地打开她手:“你以为我想?”

陶歌笑呵呵地说:“明天你要出大名了,这张脸肯定能上报。”

张宣:“……”

他担心问:“会不会影响你们的宣传计划?”

陶歌摇头:“这倒不会。相反会有助于宣传,有助于新书大卖。”

张宣看向她。

陶歌解释:“你这幅这样子肯定会引来媒体的疯狂报道,比任何广告都有效果,不信你等着看今晚的新闻或明天的报纸报道。”

这时南希插嘴道:“是的,陶小姐说的对。只要舆论引导地好,这是一个爆点,非常有助于新书宣传。”

听说没打乱宣传计划,他松了一口气。

车子往前开一阵,临近寄信点时,张宣和陶歌下了车。

而南希则匆匆赶回了企鹅出版社,她打算利用这次舆论,好好做做公关。

用纸巾在脸上擦拭一遍,张宣问陶歌:“怎么样,口红干净了那?”

陶歌隔空点点脖子:“这有这里。”

张宣又擦了几遍,“现在呢?”

陶歌说:“还有一些。”

张宣再擦拭,“还有吗?”

陶歌抽出一张纸,帮他擦完最后几个零星点点,“差不多了,没有了。”

把纸巾丢垃圾桶里,她打趣道:“一次性和这么多女人亲密接触,滋味怎么样?”

“嗯哼!羡慕吧?”

“姐不羡慕。”

“那你还问个甚,那种情况和吃猪肉有什么区别?”

“那个女记者蛮漂亮的,你和她亲嘴不亏。”

“太奔放了,受不了。”

“嘴臭不臭?”

“……”

“姐看到有个女生不守规矩。”

张宣一本正经问:“那个女生漂亮不?”

陶歌说:“挺一般。”

张宣郁闷:“那你不拉开她?”

陶歌古怪地看他一眼:“你不应该高兴?”

张宣反问:“有人这样对你,你高兴吗?

我早上不小心抱了你一下,你就当场翻脸不认人!”

陶歌甩甩头发,笑着分析:“我估计,可能是那个摄影师认出你的。”

张宣觉得在理。

理由很简单,只有摄影师才天生对人物的线条和轮廓敏感。

第一本书寄给米见。

张宣在上面签上送出序号和名字,还附赠一句心里话。

后面三本分别送给杜双伶、艾青和杜静伶。

这次就不写序号了,只签名和送上一寄语。

等到他把书邮寄完,陶歌一脸意味地说:“看来米见在你心里地位最重。”

张宣没承认也没反驳:“双伶和她差不多。”

“呵,真多情。”

“谢谢夸奖。”

“莉莉丝呢?”

“都是我女人,不分彼此。”

“嘁,谁信?”

张宣问:“我要回去写作,你去哪?”

陶歌说:“这么大太阳,我回去午睡算了。”

张宣想起什么,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