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开始搞点大动作(2 / 4)

在生前得到更多尊重。

仙女座星系距离有两百多万光年,这个距离大大超出了银河系范围,是此时人类很难想象的距离。

不过李谕心中知道,对于宇宙的尺度来说,几百万光年简直小到如同微末。

这也没有结束,手头数据已经这么多,宇宙大尺度上的光谱红移的问题也必须要提出来!

虽然现在广义相对论还没有诞生,红移还不能用来阐述宇宙的膨胀,而且后续对众多其他河外星系的测距还需要再花很多很多年,——那时候红移的价值会更加慢慢体现。

但这个头开出来就可以让李谕的地位很超然了。

这三件事一环套一环,都是重量级的天文学研究成果。

只不过做完这些事,李谕并不着急发表,因为现在他还有个人要去见一下。

而与此同时,英国那边已经收到了李谕寄过去的关于黑体辐射公式推导的论文。

“Oh my God!”

英国皇家学会中,开尔文勋爵看着眼前的论文几乎手都在颤抖。

“勋爵先生,虽说每次你看到来自李谕的论文都很激动,不过这次也有点太过了吧。”皇家学会会长哈金斯说。

开尔文勋爵又仔细读了一遍,他对黑体辐射问题太熟悉了,“两朵乌云”就是他自己说出来的。

“难道普朗克是对的?!”开尔文勋爵自言自语道。

目前物理学界对于黑体辐射的研究,给出只有高频符合很好的维恩,与只有低频符合很好的瑞利男爵基本都是用的热力学方法。

但李谕完全跳出了他们的桎梏,基于量子理念进行了真正的理论推导。

关键李谕再次发挥了自己的数学能力,推导过程极为严谨,根本不可能挑出来毛病。

哈金斯会长见开尔文勋爵沉思起来,没有回答自己,于是直接拿过来李谕的论文读起来。

哈金斯的专业领域是天文学,对于理论物理并不擅长,但黑体辐射这么热的问题他当然听说过。

“难道都是对的?”哈金斯问。

开尔文勋爵良久才答道:“我看不出问题,但实在想不到,他已经在热力学领域做出如此大贡献后,竟然此时又脱离了热力学。”

李谕之前发表的热力学第二定律以及第三定律的论文都是热力学领域。其实黑体辐射问题现在大家的观点也认为属于热力学问题。

哈金斯说:“我没有明白你的意思。”

开尔文勋爵说:“他的论证过程太新颖了,我也难以完全解释,恐怕必须要让德国的那位普朗克本人看一看了。”

“普朗克?”哈金斯会长想了好一会儿才在脑海中找到这个人,“柏林大学的普朗克教授?”

开尔文勋爵点点头:“就是他。”

哈金斯会长却说:“难道不应该寄给我们的瑞利男爵看吗,他现在就在剑桥大学。”

开尔文勋爵说:“也应当给他看一下,不过论文的主要审稿意见要听从普朗克教授。”

这种纯物理领域哈金斯会长当然更尊重开尔文勋爵的观点,于是叫过来编辑约尔森,让他尽快誊录两份论文,分别寄给普朗克以及瑞利。

开尔文勋爵却说:“给瑞利男爵的论文还是由我亲自拿过去给他看看吧。”

剑桥大学就在伦敦边上,只有七八十公里远。

剑桥大学的卡文迪许实验室举世闻名,创始人是电磁学大老麦克斯韦,同时也是第一任实验室主任。

而第二任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就是瑞利男爵,不过他早就主动卸任,让位于当年只有二十八岁的汤姆逊。这个举动在当时很轰动,毕竟汤姆逊太年轻了,很多人都不认可,但瑞利男爵却早早看出了汤姆逊的天赋,坚决把位置让给了他。

此后汤姆逊也用实际行动证明瑞利男爵的眼光没有错。

所以瑞利男爵在科学的品行上绝对没得说,非常大度。

开尔文勋爵当然名气更大,不过在现在的物理学界,瑞利男爵的地位不弱多少。

瑞利男爵好歹也是明年能拿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人,靠的还不是像维恩那种错误的黑体辐射公式而来的多少有点水分的诺奖。

在这个时代,诺奖也是分“等级”的:物理学奖是绝对的王冠级别,比其他几个高出一大截。

所以后来卢瑟福莫名其妙被授予了诺贝尔化学奖时,还有点不太高兴。他本人就说过:“科学只有物理一个学科,其他的不过是收集邮票而已。”

此外,像是为何人耳能够分辨声音位置的双耳效应,以及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都是瑞利男爵最早给出的解释。

开尔文勋爵与瑞利男爵都是有爵位的人,千万不要以为只是公侯伯子男中最小的男爵而小瞧他们,男爵也很不简单的。

“勋爵先生,您怎么来了?”瑞利男爵看到开尔文后感觉颇为诧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