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焕然一新(2 / 4)

看过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肯定记得里面小李子经常就是一身颇具上流社会风味的西装。

二十世纪初流行的西装大都是无垫肩设计,李谕身高一米八,穿上后上身效果会更好。

美国的富豪们一般喜欢浅色系的西服,比如白色,就是为了彰显身份。但李谕肯定还是选择更常见的黑色,面料也是比较常见的毛呢。

西装店售卖的西装一般也都是三件套,也就是上衣里面还有一个马甲。

这种成套西装并不便宜,但好在适合的场合非常多,无论是周末、聚会、晚宴还是正式场合,都可以胜任。

只不过有那么一点和后世不太一样的是,除了三件套,现在的西装裤子基本都有背带。

考虑到以后还会见到美国总统,李谕又没有时间定制,只好先买了店里最好的成衣西服,外加一双皮鞋、一只皮包,价格竟然已经高达130美元,也就是60多两银子。

当然,如果定制,价格还会翻好几倍都不止。

俗话说人靠衣装,这么一身板板正正的西服穿在身上,立马就有了几分“当初”的风采。

其实这时候欧美的学生基本也都是穿西装的,只不过面料上会有点差异。

像这种上百美元的,自然不一样。

当李谕“容光焕发”地来到火车站时,Sierra根本没有认出他,还是李谕过去打了个招呼:“还是你早啊。”

“你是……李谕?!”Sierra惊道。

“对啊,”李谕笑道,“这就认不出来了?”

“好家伙!”Sierra直接就蒙了,“你现在看着还挺……精神的,这才像个新时代的人嘛!”

李谕说:“你也不认为长辫是传统?”

Sierra说:“我又不是不懂中国史,那算哪门子传统。”

该说不说,恢复了短发、穿上西装后,起码走在路上回头率比以前的辫子低多了。

哈佛距离纽约并不远,坐火车没多久就到。

如今的纽约已经超越费城、波士顿成为了美国的超级大都市,十几层的高楼都并不少见。

标志性的自由女神像也已经矗立在了纽约港入口,也就是哈德逊河入海口的自由岛上。

“你之前来过纽约?”Sierra突然问道。

“并没有。”李谕说。

这是实话,虽然在各种美剧、电影中,李谕已经看到纽约被坏人占领无数次,又被英雄拯救同样多次,对纽约早就非常熟悉,但实地还真没有来过。

“那你为什么好像对纽约的繁华并不感到意外?”Sierra看李谕一脸平静,与寻常人的反应根本不同。即便是一些美国其他城市的人,来到纽约也是各种惊叹之声。

李谕笑道:“怎么,难道我要表现得像刘姥姥进大观园吗?”

Sierra说:“不至于,但你确实太平静了……”

虽然纽约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兴建摩天大楼的城市之一,但如今最高的也就20来层,与后世根本无法相提并论,到了李谕上辈子时期,居民小区30多层的都很常见。

而且建筑技术也在飞速发展,各种设计理念的提升,让后世的钢筋混凝土城市森林壮观太多。

现在的纽约,恐怕就算是蜘蛛侠来了,也荡不起来。

当然了,这个时间点,二十几层已经是不得了的成就。

其实摩天大楼的兴建,除了众所周知的钢筋水泥土技术的兴起,更关键的因素还得是电梯的出现,不然这么高,谁能天天爬上爬下。

李谕说:“这仅仅只是开始。”

Sierra说:“好吧,原来你是这个意思。”

李谕知道他们心中的意思肯定不同,但李谕作为一个穿越者,也没必要纠结这些。

钢筋混凝土的技术确实也可以在国内早点大力推广,毕竟材料不难获得,唯独要解决的可能就是钢筋了;至于水泥,国内已经有了,不过这时候被叫做“洋灰”。像是詹天佑等在国外学过土木工程的,对此都不陌生。

“我要去哈珀·柯林斯出版社,既然来了,就一起去吧。”Sierra说。

李谕点点头:“好吧。”

毕竟是自己的作品,本人也该去一趟,而且说不定靠它能赚上一大笔。

Sierra说:“昨天我问过他们……额,就是家里人了,他们说也可以让普利策先生帮忙做宣传。”

好嘛,普利策。

李谕说:“要在《世界报》登广告?”

“当然,”Sierra说,“现在《世界报》的发行量在整个纽约都无出其右者。”

后世大名鼎鼎的《时代》、《新闻周刊》这时候还没有诞生,纽约最大的报纸就是普利策手下的《世界报》。

除了《世界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