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范伟”(2 / 3)

的海军总司令,提督整个南北洋海军。

萨镇冰是个很传奇的人物,作为军人一生坚决反对内战,从不让自己手下的兵向同胞开炮。

此君在建国时也是站在城楼上的。

萨镇冰微笑道:“你们在秋操中的表现非常好,看来湖北的新军同样不容小觑。”

黎元洪说:“都是香帅重视的功劳。”

萨镇冰说:“香帅人中龙凤,你应多跟着好好长见识。”

黎元洪恭敬道:“谨遵老师教诲。”

曾国藩是清朝第一个权势滔天的汉人大臣。从他开始,每一个成功的汉人大臣几乎都是擅长“爆兵”的。

别管军事才能如何,反正肯定会练兵,能够控制新军。

目前封疆大吏中最厉害的两个是袁世凯与张之洞,袁世凯的北洋新军名气太大,其实张之洞在湖北也练了新军,只不过规模没有北洋那么大。

这些人,包括曾国藩,军事指挥能力不好评价,但这种做法已经隐隐有坐镇一方的态势。

大清防了汉人两百年,刚刚有了一点放权后,就迅速在几十年间失控走向了灭亡。

黎元洪说道:“我来天津,是希望向恩师请假兴建海军学校的事情,以及购置一些器材。”

三年前萨镇冰建了烟台海校,第一批学生今年刚刚毕业。

萨镇冰说:“建校需要配合军事训练,这可比训练水兵难得多。”

黎元洪说:“海军总要比新军有点文化嘛,我有时候看到手下的兵大字不认识几个都发愁,生怕他们搞错炮弹的型号。”

萨镇冰哈哈大笑:“那不是海军学校或者水师学堂的问题,而是你应该在舰艇上配备学习室。”

黎元洪挠挠头:“那我先试试。”

萨镇冰说:“另外,购置器材的事,你指的是无线电吧?”

黎元洪说:“以前我都是靠旗语,自从在总督府见到一台无线电设备后,我才知道原来还能无线传音,简直就像西游记里的千里眼顺风耳,我无论如何也得买来用用。”

萨镇冰说:“正好,我要去京城找李谕一趟,带好银票随我来吧。”

——

李谕这会儿正在家里抓耳挠腮地写星战后传,这东西真是太难为他。

吕碧城刚端过来一杯碧螺春,就听到门口的王伯喊道:“先生,北洋两位军爷求见。”

李谕来到北房正厅,一眼就认出了那位长得极像范伟的黎元洪,但看他站在另一人身后,估计军衔更高,于是没敢认。

萨镇冰说道:“帝师大人,在下北洋海军兼南洋海军总提督萨镇冰,这位是湖北长江舰队提督黎元洪。贸然登门造访,还望没有打扰。”

李谕说:“两位将军快快请坐。”

萨镇冰接着说:“最近我们听说帝师帮忙重开了留美游学通道,本来我已经安排4名海校学员赴日留学,这次专门想加上两人去美国留学。”

李谕有些为难道:“萨将军,实不相瞒,此次留美的人员已经满了,如果再添人,只能自费。”

萨镇冰说:“无妨,留学的费用可以由海军部报销,我也是留过洋的人,深知留洋的重要。”

既然他们要自己出钱,李谕当然不用纠结,爽快答应道:“将军放心,此事我会帮忙安排,但想去美国留学容易,至于能不能进入美国的海军军官学校,我就无法保证了。”

萨镇冰问道:“还需要什么手续?”

李谕想了想说:“军校太特殊,除非将军再让北洋方面知会驻美国的大使梁诚一声,让他帮着申请。”

萨镇冰说:“这不是什么难事。”

现在美国的军校并不是进不去,但必须要政府提供的申请手续才行。

甚至两年前就已经有中国学生进入了名气超级大的西点军校。

不过吧,用一战时德国的陆军总元帅施里芬的原话说:“优秀的将军不是任命的,而是天生的。”

上没上过军校不是能不能成为名将的必要条件,反正西点的这几位学生,额,都不是名将。

黎元洪接着说道:“帝师,我想从你的工厂买十套无线电设备,装备在下的长江舰队。”

李谕肯定不会对他们吝啬,直接给出了优惠价格:“一套000银元即可,正好又有一批运了过来,你可以差人搬走。”

黎元洪讶道:“我听说日本人和俄国人都是花了上万银圆。”

李谕连忙把食指放在嘴上:“嘘!千万要保密!”

黎元洪心领神会:“帝师高义!将来再到武昌,我一定让您上我的军舰兜兜江风!”

李谕对民国的海军根本不抱什么希望,根本不可能跟得上二十世纪上半叶突飞猛进的海军发展。

军舰与飞机一样,一旦存在代差,根本没法打。民国时期的海军连长江都守不住,更别提沿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