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十章 山雨欲来(2 / 3)

正雄这时候才聊起自己那件富士制钢的事情,安田善次郎虽然与涩泽荣一私交不太好,但面子不能不给,于是爽快答应,为了快点搞定,还表示愿意一起去工厂看看。

李谕也想瞅瞅这些早期的日本制钢企业是个什么样子。后世日本的几大制钢企业可是一直号称“工匠精神”的典范。

(只不过这个所谓的“工匠精神”貌似到了李谕穿越前有些崩塌了,爆出了神户制钢造假的大丑闻,然后类似的造假新闻又出现了很多,“工匠精神”突然有点变成了“躬匠精神”)

还是那句话,对待日本企业,当然要有一定的尊重态度,但李谕一直认为不能搞过度的神话宣传。李谕不是爱搞无脑抵制的人,对日本的产品没有过大的抵触情绪,只是一直特别恶心那些活跃在互联网上的无脑日吹。

涩泽正雄把自己的汽车开了过来,没想到安田善次郎见后竟然大怒,说道:“太浪费了!坐什么轿车,电车多方便!”

涩泽正雄有些惊讶:你一个财阀老总,又玩的哪一出?

但他没办法,只好一起买票去坐电车。

到了工厂,李谕发现这家钢铁厂规模不算大,与武汉的汉阳铁厂差了好几个数量级。应该不是什么重要的制钢所。

也可能是日本缺乏铁矿,还搞不出大型钢铁厂。

参观完毕后,涩泽正雄提出去饭店吃饭,但又被安田善次郎拒绝:“我自备了!”

说完还真拿出便当大吃特吃起来。

李谕和涩泽正雄看得目瞪口呆。

这位老哥白手起家,看来还是有点节俭传统的。

以前李谕听说一些大老板家里还会让水龙头一滴一滴地跑水,这样水表不会动,第二天能接出一桶水用。

所言非虚啊。

与两大财阀的接触都比较容易,成功在一战之前完成了入股。

让大卫·别克出面也很顺利,所有合同都由他签名,李谕在表面上置身事外。

只要在金融层面完成布局,三井和安田这边以后几乎一劳永逸。

麻烦的是三菱。

三菱搞的重工业还有军工产业,不是李谕涉足的东西,只能以后在技术层面影响他们的关键技术领军人。

好在李谕脑子里有一些想法,应该不会失手。

李谕把姚宏业和邹容留在了大卫·别克身边,等再过一段时间,就可以让邹容去东北。

安排完日本的事情,李谕便坐船回国。

——

这趟出去的时间不短,吕碧城带着孩子还有赵谦提前一天来到了码头等待,当天一起来的还有唐绍仪、史量才等人。

史量才见到李谕后笑道:“先生再次获得诺贝尔奖,报纸已经铺天盖地宣传了半年之久,终于把正主迎回来了!”

吕碧城也笑着说:“现在家门口天天都有人来访,我都想让王伯把门槛拆掉。”

唐绍仪说:“可惜我们不懂什么叫做超导、抗磁,一直只能干高兴。后来在美国留学的胡刚复写了一篇文章,发在《科学杂志》上,我们才稍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史量才说:“那一期的《科学杂志》发行量创了新高,虽然筱斋兄(张元济)早就预测到,提了一倍印刷量,还是供不应求。”

赵谦说:“我去茶馆时,连那些提笼遛鸟的旗人侃大山时都要说两句超导、抗磁,要不显得倍儿没文化。”

史量才说:“对了,听说紫禁城里又传出消息,希望您没事的时候再次出任帝师,辅佐一下逊帝宣统皇帝。”

李谕立马拒绝:“我哪有那个时间!”

“就是!”唐绍仪说,“开什么玩笑,让堂堂科学巨子李谕先生去给逊帝讲学?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嘛!”

众人边说边坐上返回京城的火车。

李谕顺手把一沓手稿拿给吕碧城:“在船上时无聊,写了一本叫做《异形》的科幻惊悚,劳烦夫人再行润色。”

“惊悚?恐怖题材?不会很吓人吧?”吕碧城问道。

一旁的唐绍仪哈哈大笑:“李夫人您好歹号称侠女,怎么会害怕恐怖故事?”

吕碧城脸上微微一红:“我就是问问,当然不怕!”

下了火车,几人遇到报童叫卖:“号外号外!欧洲奥匈帝国皇储被刺!”

史量才买了一份报纸,简单看过后说:“一个无名小卒刺杀皇储?感觉与几年前伊藤博文被刺有点像。”

唐绍仪抽着烟说:“我记得奥匈帝国的皇帝年岁已经不小了吧,貌似有八十三四岁?能咽下这口气?”

史量才说:“报纸转载的《泰晤士报》消息源,上面说维也纳非常生气,强烈要求开战。”

李谕也看了看报纸,然后说:“老皇帝还是有点政治经验的,虽然同意议会的开战要求,却额外要求必须得到德国的安全承诺,毕竟欧洲这么大片地,不可能存在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