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章 阴谋阳谋(2 / 3)

够。

常规提问过后,迈克尔逊突然说:“去年的诺贝尔奖因为欧洲大战的缘故没有颁发,我们是不是可以建议瑞典皇家科学院和诺贝尔基金会,对1916年的奖项进行补发?”

他的话一下子开拓了李谕的思路,这样的事此后发生过好多次,就连爱因斯坦的诺奖都是补发的。

“我赞成迈克尔逊先生的提议!”李谕说,“科学至高无上,不能因为肮脏的战争而停发。”

爱迪生也说:“瑞典没有卷入欧洲大战,如果战事早点消停,确实有补发的可能。”

小洛克菲勒却说:“恐怕,我们也要参与到这场战役之中。”

“我们?”密立根问道,“你指的是?”

小洛克菲勒说:“美国要参战。”

“不可能,”华尔道夫酒店老板阿斯特说,“我们现在整个工业如此繁荣,为什么要把刚挣到手的钱再通过战争花出去?肯定是英国人与法国人的阴谋!”

小洛克菲勒优哉游哉地点燃一支雪茄:“那封电报马上就会公之于众。”

特斯拉了解无线电,问道:“从哪里发出的电报?”

小洛克菲勒说:“从柏林发出。由英国海军部大楼40号房间破译。”

“40号房间”就是英国海军情报处密码破译机关的公开代号。

早在英国对德国宣战的当夜,英国“泰尔哥尼亚”号电缆船便悄悄开到英吉利海峡,把德国在北大西洋的5根海底电缆全部切断,以中断德国的通讯。

不过无线电的出现让通信变得有些“虚无缥缈”,难以彻底中断,英国被迫组建了密码破译组。

在此之前,英国已经近百年没有搞过密码破译,相当于从头做起。

但他们不得不做,因为对手德国在通信方面下的功夫太大。

一战差不多也是大规模通信战的开始。

因为对密码的重视,德国让俄军吃了很多大亏。

在英法参与的西线战场上,包括索姆河战役在内,英法联军在早期一直纳闷于为何德军的炮火总是异常精准。

后来一个法军哨卡发现了一名提着篮子的农妇,由于她经常通过交战线,开始只进行了常规检查,篮子里是普普通通的熟鸡蛋,再无其他。

一个哨兵开玩笑地把一枚鸡蛋抛到空中,然后接住。

就是这么随意的一个举动,让那名农妇大惊失色。哨兵立刻觉察不对劲,进行了更加仔细的检查,他们剥开鸡蛋皮后,发现里面竟画着英军的简易布防图和部队番号。

这是一种隐文术,由一位德国化学家发明:先用醋酸在蛋壳上写字,待醋酸干了后再将鸡蛋煮熟,字迹便透过蛋壳印在蛋白上,而鸡蛋外观如常。

隐文术仅仅是局部战役的小伎俩,真正的大头还是无线电。

英国邮电局在斯德哥尔摩有分局,截获了很多德军电报,但一直无法破译。

到了1914年11月,英国海军终于决定纠集一帮数学家、语言学家、符号学家、棋类大师到一起搞密码破译。

最初进展并不顺利,但他们却在战场上意外获得了德军的密码本。

有次英国海军击沉了一艘德国驱逐舰,德国舰长把一只藏有机密文件的箱子扔到了大海中,一个月后英军打捞上来,里面赫然是一本密码本,通过这个密码本,德国驻马德里、华盛顿、布宜诺斯艾利斯、北京和君士坦丁堡的武官之间的通信全被英国所知。

后来德国升级了加密程序,定期更改密码本,但远没有二战时期那么谨慎,仍然不时被英军破译。

李谕晓得小洛克菲勒想说什么,但自己知道太多,就没有张口。

特斯拉说:“德国有几十种不同的密码,还有好几个不同程度的加密等级,关美国什么事?”

“反正两天之内必然会上新闻,提前告诉你们其中一部分没有关系,”小洛克菲勒说,“一个半月以前,40号房间在美国截获了一封德国最高级别的‘0075’加密电报。”

爱迪生讶道:“英国人?在美国截获?德国的电报?”

“所以有点意思,”小洛克菲勒吹了口烟卷,“发报人是德国外长齐默尔曼。”

爱迪生说:“德国人发给我们的电报?”

小洛克菲勒笑道:“要是发给我们,还需要破译吗?”

“我想起来了,我们有一条外交电报线,”特斯拉毕竟搞了多年通信,知道得更多,“那条线路从柏林出发,经过哥本哈根,穿越大西洋直达纽约与华盛顿,目前仍允许德国使用。”

英国没敢断美国人的电报线。

小洛克菲勒说:“就是这条线路,电报内容最初的破译版本是,

01588075柏林外交部1月16日。极机密。阁下本人参阅。发致2479的帝国公使。拟于2月1日开始无限制的潜艇战。以迫使英国在几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