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河东之盐(1 / 2)

长平长平 楚秦一鹤 1533 字 10个月前

在大家赏月兴头正浓时,魏齐突然提起安邑,正如一片乌云爬上月头。秦太子和宾相都收起笑容,看着信陵君和魏齐,等待他们继续说下去。不想信陵君笑容绽放,对魏齐道:“赏月之际,奈何复言安邑?徒增辱耳!”

魏齐赶紧作揖打躬,道:“臣之罪也。惟大梁少盐,偶尔念及,失言失言!”

信陵君问道:“大梁奈何少盐?”

魏齐道:“大梁之盐,多出安邑。今安邑为秦河东郡,收盐业入官府,惟令粮二石易盐一石,是以少之。”

信陵君道:“是盐价腾贵乎?”

宾相道:“非也。故例,盐一釜当钱百,粮一石,当钱三十。是故盐一釜当粮三石有奇。今盐一石,其量过于一釜,仅易粮二石,是利于天下也。”

魏齐道:“昔者,民间奇玩异石,山川所产,皮革毛鳞,竹木苇秣,……皆可易盐,今惟以粟。夫粟,天下所赖也,民生所依也。以粟易盐,是以其贵而易贱,以所生易所宝也。”

宾相道:“粟固为民生所依,盐亦为民生所赖,以所生易所赖,宜也。”

张辄道:“昔者,匠之工者得以其艺易盐,物之余者皆得其用;今者则否,毛革弃于庭,苇秸腐于野,物不得尽其用也。愿大国稍释其禁,得以他物易盐,俾万民得所生,而万物得尽其用也。”

宾相道:“先生之言差矣。夫商贾者,易也,以所有易所需。今河东需粮,虽秦地亦当以粮易其盐;奇玩异器,河东虽无所求,宁不出于他处?况各邑既得盐,其欲易何物,河东焉得与之?先生之言非通也。”

仲岳先生道:“民以食为天。一方之地产,适养一方之民众。若粮归于安邑,则安邑独饱,余必饿馁,非安民之道也。”

太子道:“河东初创,积粮少。故欲以盐积粮也。俟其粮积,或当复易他物,亦未可知。”

仲岳先生道:“凡事有天理存焉。天地产粮养民,山川出物以富民。盐者,出于山川,非天地所产,当易以山川所出,不当易天地所产。”

宾相道:“珠玉,亦山川所出,宁勿易粮乎?‘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诗言灼灼,非先生之所议也。”

晋鄙大夫道:“天下之盐,惟赖于解池。秦独霸解池,而挟天下,非义也!”

宾相道:“天下之盐,非独解池。齐越之地,皆有其盐。安邑缺粮,欲以盐易之,义也。魏欲以他物相易,盍往他国!”

魏齐道:“齐越之盐,海盐也,其出者少,而价高。解盐廉而裕。故大梁之商,习于解盐,而少逾齐越也。今逢其变,难于措手,故大梁将少盐矣。是故有赖于太子也。”

宾相道:“齐越之盐贵,大国不相迫也。秦盐独廉,而大国相迫若此!奈何!”

魏齐道:“齐越之盐价素高,非独今日。解盐素廉,今……”

不等魏齐说完,太子接口道:“今河东之盐犹加廉,盖欲利天下之民也。至于所易之物,则非敢知也。”

魏齐道:“太子其思之,昔者,大梁之民虽困,而盐梅犹备。今安邑入秦,而太子入梁,其食将无盐也。愿太子怜之。”

宾相道:“秦魏,同盟也。患难相扶,义也。魏之有困,秦或救之;安邑有难,亦有赖于魏也。”

魏齐大喜,道:“公言是也。魏无所求,但得依故例得盐耳。安邑其有教者,愿以闻!”

宾相道:“臣请太子归国,咨于郡而议于朝,苟得其需,复将请于大国。”

别人还没说话,晋鄙首先道:“未可!秦失信义于天下,今复以盐挟制之。太子之国,复将奈何?”

宾相闻言道:“大夫之意,敝邑不顺于大国,其将不利于太子乎?”

魏齐赶紧出来打圆场道:“非也,非也。魏人之望于太子也,犹渴之望水,饥之望哺。太子一旦归,宁失众望乎!大夫之辞,未得其意也。”

太子看着一众人等,只有魏齐还勉强挤出笑容,其他人都神色严峻,深感问题严重,稍有不慎,就可能闹出大纠纷来。就缓和语气道:“臣为质于魏,朝议未敢与也。愿魏得一使,请于敝王,但王意所允,无不能也。”

魏齐道:“敝邑虽与秦盟,盐梅之事,未敢上听于王也。愿太子遣一使,直赴河东,谕于郡守。则事必谐矣!”

太子道:“臣为质异国,焉得谕于郡守。”

魏齐道:“太子,储君也。令行于国,何人不从?正当谕之。”

宾相道:“既如此,旦日当请太子入于河东,面谕其守。”

魏齐道:“未可。太子千金之躯,当国之重任,若轻离大梁,敝国罪何如之!”

这下太子算是彻底搞清楚了,魏国对自己离开十分敏感,这倒是十分棘手。但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呢?秦国真的要攻打魏国吗?自己并没有得到丝毫这样的提示,不仅是从秦王那里,就是从自己的心腹那里也没有。他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