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虞卿献策(1 / 2)

长平长平 楚秦一鹤 1563 字 2个月前

似乎是注意到了管令的尴尬,信陵君道:“魏人入秦者,多堪其用,昔者有商君、张仪,今有范雎、郑安平。何魏生之材,偏柱于秦天乎?”

这么尖锐的问题,管令自然回答不了,也不敢回答,只得伏拜道:“此非臣所能知也!”

信陵君道:“是魏德未足服人也,故令魏人趋利!魏自文侯以降,多备武事,少习文德,贤人不入,智者远遁。此孤所以深忧也。”

管令道:“君上门客三千,皆世之英杰,焉得谓贤人不入,智者远遁?”

信陵君道:“不然。如管得令之治也,未得治于梁也。虽有贤人,限于管地,何所用也!”

管令有些惶恐,道:“臣得为管令,于愿已足,焉敢他望!”

信陵君莞尔一笑,道:“君大才,暂屈管地一城,必有腾达之日!”

管令道:“皆赖君上提携!”

信陵君心中暗自摇头,昔日郑安平,哪里有这等卑微!脸上却露出赞许的微笑。

正与管令闲聊之间,有子有阶下报:“诸先生来见。”

信陵君道:“请!”自己起身,往门外走。管令见状,急忙起身,也跟着出来。少时见三百门客进来,皆立于庭前,信陵君皆深施礼,就请庭前就座。信陵君道:“今有赵上卿虞卿千里来投。虞卿于赵为相,弃官奔大梁,将于今日至管城。无忌少德,愿籍先生之德以迎之!”

众门客道:“愿从君令!”

信陵君道:“侯先生愿为孤前迎之,勿令过也!张、岳二先生为相,孤将从命焉!”

三人皆道:“喏!”带着三百人离开。

信陵君又让管令动员城内的官吏,就于管令府外准备三百余人的饭食、酒肉,管令也领命而去。信陵君趁着这个空当,出府步上城墙,观看了管城的建设,以及周围的山川形势,对管城这十几年的建设成果感到十分自豪。隐隐地也想起那位曾经拼死救过他的命的武卒,第一任管令。他眺望着管城西面的重重群山,长长叹了一口气。

在太阳快落山时,前面有人来报,侯嬴已经接到虞卿,正往这边而来。在城外原地休息的众门客立即起立列队,信陵君出城等候,张禄和仲岳先生站在他的身后。由于执事者不少,列队欢迎的只有百人。

列队完毕不久,前面果然出现一乘革车,车左那位身披斗袯,一身短褐,脚蹬草鞋,似是暮归的老农爬上车来。中间给他驾车的,正是年近七旬的侯嬴先生。车右则是派去与虞卿联系的门客。

那车见到迎接的队伍,于百步之外停下,三人下了车。信陵君见三人下车,立即趋步前迎,张辄和仲岳先生在后面跟着。相距十步时,双方停下,仲岳先生前趋报道:“魏公子信陵君无忌,谨奉玉帛,见于虞卿!”

那名门客要上前,却被虞卿拦住,虞卿亲自上前侧身道:“某,庶人也,不敢当公子之礼。”

仲岳先生道:“先生蹑屩檐簦,一见赵王,赐白璧一双,黄金百镒;再见,拜为上卿;三见,卒受相印,封万户侯。岂庶人哉!愿先生之爱赵王也,少分于信陵君!”

虞卿道:“赵王错爱,屡见赏赐。微庶知罪,遂弃以奔。”

仲岳先生道:“天下苦秦久矣,惟先生能救之。先生独不怜天下之众乎!”

虞卿道:“谨奉君上之命!”

仲岳先生奉上玉帛,虞卿拜受。信陵君始终叉手恭立一旁,见虞卿受礼,遂过来道:“无忌何幸,得卿之教!”

虞卿道:“臣何德,敢言教,但为天下献绵薄耳!”

信陵君道:“请先生入城!”

管城外,百名门客列队相迎。城墙上,管城的卫兵和信陵君的门客相间而立。管令府仪门大开,信陵君与虞卿并肩同入管城。信陵君请虞卿升西阶,虞卿再辞不肯,跟在信陵君身后,从东阶上堂。

在城外迎接的门客们也跟着进了管令府,在庭中坐下。虞卿孤身一人前来,其实并不需要这么多人相陪;但信陵君有意搞得声势浩大,以彰显自己的诚意。

管令也很给力,他动员起城中所有官吏及其妇孺,在府外架上了十几堆火烹粥煮肉;女人们在城外的河边漂洗菜果,在食篮内摆放整齐。在管城这个小地方,自然没有什么乐舞,而且庭院内也被门客们填满,但管令还是让分配到管城的武卒在管令府门楼上表演了一套鼓点,和一阵旗幡,引来众人的喝彩。

庭中的门客们还在欣赏表演时,堂上的人已经开始了严肃的对话。信陵君道:“魏虽偏小,未敢屈膝于秦。然武德未备,战辄不胜。虽欲合纵于诸侯,而诸侯皆畏秦。无忌愿以小魏以抗强秦,愿先生教我!”

虞卿道:“诸侯之抗秦也,皆愿他国与秦,本国袖手。敢问君上,欲亲与秦焉,欲袖手而秦斗焉?”

信陵君道:“昔在文侯,得吴子为将,五万武卒,迎秦卒五十万,追亡逐北,遂有河西。今则非止河西,安邑亦归秦人,凡吾魏人,莫不切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