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不要进近!不要进近!不要进近!(求订阅!)(3 / 4)

系木华航空客服就行。”徐苍说着,望向还在走廊站着的乘务长:“是不是啊?”

乘务长愣了一下,这事儿哪里跟木华航空有关系?不过,这乘务长当真是反应很快,忙是说道:“先生,方便留个联系方式吗?后续我们会单独联系你,你保留好机票凭证就行,我们会负责补偿的。”

汪镜明闻言大喜,在一个清洁袋上写下了自己的手机号码交给乘务长。

乘务长确认没有问题,跟徐苍对了个眼神才是回了前舱工作间。

虽说重买一张票,等下一班飞机就需要在候机厅多等许久,但是能得到这样的处理结果,汪镜明已经是相当满意了。

“小兄弟,这次真是多亏你了,不然我还真不知道怎么办呢。”汪镜明感激道。

徐苍摆摆手:“汪教授,我叫徐苍,你叫我小徐就行。为你这样的大科学家排忧解难,是我的荣幸。”

“什么大科学家,我就是个没什么名堂的材料学研究员。”汪镜明始终把自己放在一个比较低的位置上,或许这并非是仅仅对徐苍,而是在此前的生活工作中他都是这么为人处世的,战战兢兢,小心谨慎。

不知为何,徐苍心里有种酸涩感。

“徐苍啊,你是单纯好奇,还是也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啊?”

徐苍笑道:“我是做航发的。”

“哎哟!你看你二十多吧,这就参与航发研制了,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在聊起来科技方面的内容后,汪镜明就没有前面那么收着了,整个人显得放松了些:“航发的话,走哪个方向啊?”

像发动机啊,或者其他类似的研究,一般是级别越高,研究的方向越细致。比如在本科时研究整台发动机,硕士时就只关注高压系统,博士时就只研究高压涡轮叶片了。

其实,汪镜明也就是随口一问,他感觉徐苍现在应该也就是在涉及航空发动机的整体方向,还没有到学科细分的地步。

然而,徐苍却是说了一句:“我计划弄个航发研制的小组。”

这下汪镜明直接愣住了,过了整整半分钟,在确定徐苍没有开玩笑后,干笑两声:“年轻人当真是好大的志向啊。”

说实话,汪镜明刚才都不知道怎么接徐苍的话了。

如果徐苍不是在看玩笑,那就是得了失心疯。不过,徐苍毕竟是帮了自己的,所以汪镜明还是说得比较含蓄的。

“汪教授,你是觉得我在异想天开?”

汪镜明连忙摆手:“不是,不是,徐苍你误会了。我知道国内航发研制困难重重,你有这份心就相当难的了。”

“不不不,汪教授,我不仅有这份心,我还会付诸行动。在我构想的小组中,只有高压涡轮叶片的材料还没有好的解决办法,但是汪教授你的研究方向与我所需要的高度契合。”

汪镜明算是听明白了徐苍的意思了:“小兄弟,你是来真的?”

“自然是真的。”徐苍笑道:“发动机低压系统,核心机转子,我都找到了替代或者解决办法,现在只差高压涡轮的材料问题了。汪教授,我知道你现在的境况,你来我这边可以得到更多的经费,更宽松的环境,还有一群有这相同目标的......同志!”

徐苍在提及经费和工作环境时,其实汪镜明的反应并不是很大。但是,当徐苍提及有着相同目标的同志时,汪镜明眼中终于流露出一丝变化。

是啊,如果能有一群可以往着相同目标前进的同志,战友,那该是多么美好的。

然而,这一切都只是一场梦。

“我不知道你是如何替代或者解决低压系统和核心机转子问题的,但是这个太梦幻了,我不敢相信。”

“是啊,任谁都不会相信的。”徐苍对于汪镜明所持有的质疑表示理解:“汪教授,你的研究方向其应用领域最主要的就是发动机的高压涡轮,那想必你应该也会认识一些国内的航发研究人员,比如邓鹏主管?”

“邓鹏?中航工业动力研究所主管?”汪镜明愣了一下:“怎么了?

徐苍轻笑着:“我不相信我,我理解,但是如果是邓鹏主管的意见,应该会有考虑的价值了吧。我叫徐苍,你就这么跟他说就行,他会告诉你我是怎样一个人的。到那时,你再觉得要不要来我这里。”

徐苍看了下时间缓缓站起身来:“我要去前面了,很高兴遇见你,希望以后我们能有共事的机会。”

说完,徐苍走向了前舱工作间,接着走廊帘子被拉开,遮挡住了汪镜明的视野。

望着已经不见声影的徐苍,汪镜明口中喃喃地回味着徐苍的名字,默默地记了下来。

很快,徐苍已经出现在了驾驶舱中。看见徐苍进来,机长将一张小纸条递给徐苍:“仁川机场最新的通波,大雾,边缘天气。一会儿要转进近了,要是仁川进近询问我们意见,怎么说?”

这个机长看起来相当识趣,知道谁才是驾驶舱的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