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臣有罪(1 / 2)

“陛下,休息什么时候都可以,这可是八百里加急!”

闻长凌皱着眉头,声音有些生硬的说道。

“陛下,闻大人说得对,还是赶紧让他说出什么事了!”纪晓坤附和道。

虽然说闻长凌和纪晓坤政见不合,明争暗斗不断,但在国家大事面前,俩人意见还是一致的。

如果正常的皇帝,在面对八百里加急的时候,肯定会在第一时间询问状况,但乾宇不同,乾宇可是费尽了心思,想要摆脱皇帝这个身份,凡是能让文武百官失望的事情,他是一个都不会放过,所以不满的说道:‘什么叫休息什么时候都可以,人家也是人,跑了八百里能不累吗?你们作为高高在上的大人,就不能有点同情心,就算在着急,也不差这么一会休息的时间吧?’

身穿铠甲的士兵,听到乾宇这一番话,只感觉心中一股暖流涌过,有种要为乾宇抛头颅洒热血的冲动,要知道自己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士兵,整个乾国像自己这样的士兵最起码也有二十多万,平常那些当官的对自己这种当兵的,不能说非打则骂,但也绝对不放在眼里,哪有像乾宇这样,贵为一国之君

,竟然还如此关心自己一名小小士兵的感受!

闻长凌问道:“陛下!”

“陛什么陛下,别废话,就算他是当兵的,那他也有人权,小宣子,快去给他上茶,再来点糕点,休息够了再说事情!”乾宇不容拒绝的说道。

士兵当场就感激的涕泪横流,声音哽咽的说道:“谢谢陛下,卑职休息好了!”

乾宇眉头一皱,说道:“休息这么一会就休息好了?你不用害怕,这里孤说的算!”

闻长凌在一旁实在是忍不住了,张口解释道:“陛下,这八百里加急并不是一个士兵从头传到尾,而是每隔 20里会有一个驿站,每次到达一个驿站就会换人,换马,所以他可能会辛苦点,但绝对不会太累的!”

唔!

这就有点尴尬了,自己作为一名历史高材生,居然连这个事情都忘记了,光想着要怎么装作不学无术的模样了。

干笑了两声说道:“呵呵,孤这不是关心则乱吗?说吧,发生什么急事了?”

“陛下,请看,公文在此!”士兵立刻从怀里掏出一份信件,只见上面写着‘马上飞递’四个字。

小宣子立刻走下去,

从士兵手中接过公文,准备交给乾宇的时候,就听乾宇说道:“孤就不看了,交给宰相看看发生什么事了吧!”

小宣子立刻转移方向,将公文交到了纪晓坤的手中

纪晓坤知道八百里加急不容耽搁,所以第一时间将其打开,一开始脸色还算正常,不过几秒后,脸色变得铁青一片,勃然大怒:“混账,大逆不道,大逆不道!”

闻长凌看到这一幕,就知道公文上的内容非比寻常,否则纪晓坤不会如此愤怒,所以询问道:“纪大人,不知公文之上写着些什么?”

“你自己看!”纪晓坤气愤的说道。

闻长凌立刻将公文接了过来,下一秒脸色就变得跟纪晓坤差不多,愤怒之中还有一丝惨白。

大殿之中的其他文武百官看到俩人的脸色,心中纷纷猜测这份公文上到底写了些什么,竟然将二人气成这副模样,但他们职位不够,虽然好奇,也不敢从闻长凌手中抢过公文来看。

乾宇看着俩人的表情,心中猜测道,肯定发生大事了,只要自己在这件事上表现的昏庸无道,肯定会让他们对自己失去信心,所以懒洋洋的问道:“两位大人,

这公文之上写了些什么?”

纪晓坤躬身道:“启禀陛下,公文之上写着阳谷县县令造反了!”

此话一出,大殿之中再次一片哗然,造反,这在古代那可是诛九族的大罪!

从乾国建国以来,还从未发生过造反一事,这可是头一回,所以大殿之上的官员一个个小声的交流起来。

“这阳谷县不就是之前胡大人所说的那个受灾的县吗?”

“没错,这都怪陛下,不开仓放粮,导致百姓哗变,要不然怎么会造反!”

“这件事陛下难逃其咎!”

……

那些武将本来还在昏昏欲睡,但听到造反之事后,一个个眼睛瞪得滚圆,摩拳擦掌,就等着乾宇一声令下,大展身手了。

胡宇城听到这话,则是表现的痛心疾首,都怪自己,要是自己上报再快一点,恐怕就不会发生造反之事,所以小声的对着闻长凌说道:“闻大人,这件事都怪下官,如果下令再快一点的话,早点将粮食运到阳谷县,恐怕百姓就不会造反了!”

闻长凌神情暗淡的说道:“不,恐怕粮食已经到了阳谷县,所以他们才会造反!”

这一句话给胡宇

城整愣住了,问道:“闻大人,您这话是什么意思?”

“阳谷县并没有发生水患,一切都是他们编造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