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糖衣炮弹(2 / 3)

耕耘贞观 倚夜听雨 2093 字 2023-03-12

的大量下降。

以现在高昌人口,若我们在高昌地区大量的驻扎士卒,怕是需要千里运粮才行。

所以我们需要填充西洲的人口数量,至少让他们能够供养得起士卒军屯,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粮秣消耗。”

李世民听到房玄龄的话不由苦笑,开口道,“的确是需要迁徙人口过去啊!”

说实话,占领土地最困难的地方,就是要迁徙人口过去。

如果没汉族人过去,只是依赖当地人口自然恢复,那没外来文化冲击,当地人在自身文化的惯性复制下,纵然被侵略者所压制。

但时间久了,尤其随着一代一代的人口不断恢复,那要么逐渐通过文化同化掉侵略者,要就会有人高举民族旗帜反抗侵略者。

尤其大唐想要在西洲这种地方实行长治久安的政策,那就必须要有足够的本族人口。

“真占领了西洲,朕倒是有些明白,青雀为什么这般的重视人口了!”李世民感叹道,“这才只西洲便需要迁徙刑徒前往,若想要执行分封,那大唐又需要迁出多少的人口来啊!

难怪青雀支持分封制,但又不支持朕现在执行分封!”

房玄龄听到李世民的话,既感觉到头疼,却也有几分无奈。

一直以来,李世民都是想要执行分封制的。这一点在正常历史上是一直跟着朝臣们熬到了贞观十三年才熬不下去,最后在所有文臣集团的反对下,终结了这提议。

但现在的历史李泰通过算术,算出国家供应人口的粮食是有限的。

这样的情况下,文官就算反对,但为了大唐能千秋万代的传承下去,李世民就更坚持了。

毕竟以前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一个王朝不能长存,现在知道的问题,不论怎么样都要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分封制不论怎么说也算是一条已经实践过的政策,不说能解决问题,至少能拖延问题。

至于其他办法,这个时代的人真的想不到啊!

只不过,李世民想要分封国内的想法,反正李泰是不同意的,文臣们至少在这一点上跟李泰是一致性的。

而分封国外,那就必然涉及到人口,至少现在三百多万户人口,对撑起一个帝国来说是一般般,但想让国家进一步进行分封,那就别想了。

说实话,随着西洲缺人,李世民就明白了人口对分封的重要性。

想执行分封,那就必须要有足够人口,甚至大唐的人口最好在五千万人以上。

现在再回头看,青雀创立农业学府,几乎所有政策的最终指向都是有意识恢复大唐人口。

甚至于青雀提出来的通过劳动改造,让异族人融入到大唐中,就更是一种低成本但却高效的恢复手段。

正因为如此,自己不可能让这些已经开始尝试融入到大唐中的异族人又重新回归故土,让他们去回忆自己原本的文化与习惯,这样对大唐分封计划是不利的。

但他们下一代的人,却能成为分封计划的先头兵,他们出身大唐,生长在大唐,曾经的故土对于他们来说也就只是名字。

哪怕他们真的对故土有什么好感,但生活在大唐文化的熏陶下,他们纵然回归先辈的故土,却也已经融不入曾经的故乡了。

但他们凭借他们的身份,却能很好的帮助大唐安抚当地,甚至协助当地彻底融入大唐。

所以,这些异族苦力是不可能再把他们给调度回去的。

至少现在他们在大唐干着最累的活,吃着最差的饭,甚至在修建的过程中时不时有人死亡,他们根本就感受不到大唐的美好。

怎么也要等着他们在大唐扎根,有房有田有工作,那时再让他们回曾经的家乡,怕他们也未必乐意舍弃自己在大唐好不容易奋斗下来的产业了。

所以,至少短期内朝廷选择通过把死刑犯流放西洲的方式来填充西洲的人口。

当然,大唐还是很讲人权的,这件事情肯定是问过死刑犯,到底是选择午时斩首,还是流放西域的,要不想要流放西域,朝廷也是能满足他的要求的。

李世民想到这里,不由再次感觉到青雀的贴心。

自己提出分封政策,朝野上下全部反对,也就青雀埋头苦干,一点点务实自己分封制度的实现条件。

对比起来,李承乾就实在是太让自己揪心了。

什么东西都不跟自己说,老是跟突厥那边群人混,甚至有了刺杀朝臣的行径,不知道他还想要干什么啊!

李世民想到这里却是一阵头疼,纵然处理起各种的政务,也没有这般顺心了。

这时候,李泰到回到长孙皇后的立政殿,而除了李承乾没过来,自己的嫡亲姐妹们倒是都过来了,甚至连出嫁的长乐也都过来了,正在跟阎婉有说有笑的。

而李泰过来,长乐跟晋阳两人倒围了过来,很热情的跟着李泰打着招呼,倒是雉奴这个家伙,跟在晋阳的身后,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