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谨小慎微(今天一更)(2 / 3)

耕耘贞观 倚夜听雨 2080 字 2023-03-12

更细致的处理。

毕竟两个皇子,李承乾自己是真想救一救,但李佑的话,可没半点想要饶恕他的意思。

皇宫中无小事,李泰跟阎婉两人入住武德殿的事,几乎在第二天一早,便在官员中传播开来,一个个都是一副窃窃私语掌握了真理的样子:

“你们知不知道,昨天魏王入主了武德殿!”

说实话,如果是在以前,李泰居住在武德殿这一件事,怕马上会有朝臣过来弹劾。

但现在,虽然李泰居住武德殿这件事情几乎是非常明显的政治信号,对朝臣们来说已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了,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因为太子倒台,魏王上位本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只是众人没想到,李承乾的桉子还没审问,圣人便把李泰送到武德殿,实在快了点。

不过,现在绝大多数的人心中,更加担心的也是李承乾谋逆的桉子。

因为太子这桉子交给谁来处理,然后这一个桉子会牵连到底有多大,却是谁也不知道。

别得不说,太子这些年基本上过着修书的生活,那会不会他的身边有谁给他出谋划策,从而导致了这一次的叛变,比如有谁为太子奔波,现在太子倒台那会不会牵连到他。

最重要得是,圣人的态度到底是怎么样的,这些谁都不知道。

可以说,这段时间除了真正跟太子实在没有什么干系的人以外,朝臣,尤其以儒家为代表跟着太子修书的人,心中可不平静。

与之相对许敬宗最是澹然,那笔挺的站在大殿上,不知道的人还觉得他是个大忠臣。

而实际上却是因失败了一次就被太子弃之不用的落魄户而已。

某种程度上来说,他算是成为了笑柄,因为太子手上能用的人太多,根本就不给他将功折罪的机会。

但现在太子倒台,许敬宗反而倒是最安全的,除非是强行攀扯,否则谁都知道许敬宗某种程度上来说算逃过了这次风波,可以坐看云澹风轻,潮起潮落。

与之对比,当初紧紧拥护在李承乾身边的人却恨不得想办法剥离自己跟李承乾的关系。

如果能够投靠到了魏王门下那就更好了。

只不过,李泰是不会收的,毕竟这时候自己大肆拉拢朝臣,那李世民怎么想。

所以,李泰一大早跟李世民请安后,见今天不用上朝,便早早跑到驰道项目上了。

李泰来到驰道项目的施工地,能看到这些人干活倒相当起劲。

毕竟这消息经过这些天的发酵,他们或多或少的知道李承乾这太子,突然发了神经病去造反李世民,结果造反不成被反杀,魏王上位的最大竞争对手没了。

所以,对这些徭役们来,将来若魏王能当上皇帝,那自己鸡犬升天,是不是也能得到些好处呢,要求也不高,比如每年福利再高一高,比如多件衣服。

李泰倒一脸平静的看着工程有条不紊的进行,但突然的,李泰却看到了一个人,目光不由若有所思,很快便是让一个那个徭役过来了。

而这徭役脸上带着几分紧张急促,因为他完全就不知道为什么,李泰叫他过来干什么。

“你是正式的徭役,还是过来帮忙的!”李泰看着这人疑惑问道。

“小的原是吐蕃人,后来跟着王将军来到了长安,然后就一直都跟着徭役修路了!”

这徭役倒是很是坦然的对李泰说了他的过往,“后来一路干得勤勉便是成为了徭役。”

李泰听了后点头道,“我知道了,好好干,大唐不会亏待每一个给他付出的人!

另外,你已经是正式员工了,那么你可以去物资处领取手套了,这是正式徭役的标配!”

李泰看着这个吐蕃人,手上没有带着手套,但身上却穿着正式员工才有的衣服。

李泰明白,这里面或许有唐人对吐蕃人的歧视,或许有发放物资的人进行的刁难,又或者有其他什么杂七杂八的原因。

但李泰没要深究下来,因为现实原因很可能会荒谬到很可能只是这吐蕃人不习惯穿戴手套干活也说不定,继续追究下去是没结果与意义的。

但李泰以这事为引子,马上召集了在长安的手下,很认真的告诉他们:

“我知道,前几天的事情,对我们,对大家都有着很大影响,但我们不能因为这种影响,就放下手中工作。

踏踏实实把长安到洛阳的驰道修好,彻底打通长安到幽州之间的通道,才是我们要做的。

以后,一个月之内长安百姓能够到达幽州,同样的,一个月内幽州物资能送达长安。

这才是我们当下最需要关注的事!

踏踏实实干活,明明白白做事,不要被遮挡住要彻底收服大汉丢失三百年土地的视野。”

“魏王,您的意思是,朝廷要对高句丽动手?”王真儒听到了李泰的话,不由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