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谁不偷着乐(1 / 2)

农闲时期,不少勤快的人都会去镇上或者城里找活干,有人去工厂里当临时工搬货卸货,有人去当木匠,桶匠,篾匠,裁缝等等,勤快的人,什么时候都不会饿肚子。

为了钱,周琛九豁出去了,一定要尽快盖起新房子,不能继续让霍飞宁和他住在这样一个破柴房里面了。

其实这个时候盖房子钱倒是不需要太多,因为各家各户都会帮忙,这家出一点什么,那家出一点什么,他们这地儿风气就是这样,你去人家那帮人干几天活,别人也帮你做其他的,同一个生产队的互帮互助。

养猪的事情倒是不用周琛九他们操心,老周家家里有母猪,生了小猪后,三兄弟一人抱了一头回去养,周琛九抱了两头,他要养两头猪。

自那之后,大家就发现周琛九真的跟疯了一样,不停的干活。

养猪,养鸡,养鸭,还去干别的活,生产队里有什么加工分的活,他第一个冲前面,有什么小工做,他也跟在队里的老师傅后面,到处跑,什么都干。

农闲时期,霍飞宁则会去大队里办的学校,看有没有什么帮忙的。

霍飞宁来了,校长很欣慰,学校里老师确实不太够,一个老师教好多个班,又教语文又教美术和音乐什么的,霍飞宁想了想,便跑来这里兼职了。

在学校,霍飞宁认识了一个叫张星星的老师,跟她聊了才知道,原来张老师也是知青,是最早那一批来的,一直没有回城,也没有嫁人,就住在学校的,已经在这里待了二十几年了,今年已经四十岁了。

而让霍飞宁感到敬佩的是,张老师她收养了三个孤儿,还有学校里一些没有钱吃饭的孩子,张老师也会把自己的口粮省出来,分给他们吃。

霍飞宁一直不知道自己以后想当什么,在她原来的世界里,她学的是汉语言,至于以后要做什么,她不清楚,可能不一定会从事相关专业,也有可能会去考教资,当老师,或许勤工俭学,继续读研,也有可能去考公,总之,对于未来她很迷茫,也很散淡。

总是想着,反正离毕业还早,我不着急,再不济,就去当老师,虽然她才十九岁,可是她已经有很多工作经验了,从高中开始就兼职,去工厂,去奶茶店,超市等等,很多地方都去过,满十八岁之后,可以兼职的职业又多了起来,她什么都做过,为了经济独立,所以毕业后,她不害怕自己找不到工作。

然而通过在大队里的初中兼职了半个月后,看着那一张张稚嫩的脸庞脸上露出的笑容,被夸奖时害羞又欣喜的表情,眼睛里闪烁的光,深深的触动了霍飞宁。

她忽然就确定了以后想做什么,她想当老师。

如果她和周琛九大学毕业后,她可能还会回来,继续教书,她希望那个时候,这里的教师可以扩大,每一间教室都可以坐满,老师也可以够。

想通这一点后,霍飞宁忽然开心了很多,就好像迷茫的她突然有了目标一样。

虽然老师工资不是很高,还有可能会被学生气死,也有可能不论怎么苦口婆心,有的人也听不进去,但是只要有一个人想学,只要能帮助到一个人,那她的工作就有意义。

而且,读书不止是为了成绩,不止是为了前程,更重要的是,可以让人的内心变得更加强大,精神世界更加富足,而教书育人,不止是传授知识,更是教导学生做人的道理,教导大家有面对一切的勇气,勇敢,善良,真诚,正直,快乐。

回去后,霍飞宁开心的告诉周琛九,“我决定以后去当老师。”

周琛九拿毛巾擦着汗,边笑着回头看向霍飞宁,“宁宁想当老师吗?”

“嗯,想,每天跟不同的学生打交道,我也觉得很有趣。”

“喜欢就好。我相信宁宁一定会是一个很棒的老师的。”

霍飞宁笑了一下,“那你呢?你以后想做什么?”

周琛九想了一会儿,随即摇头,“我还没有想好,其实我心里有一个想法,但是呢,还不确定。”

不确定以后是闷头挣大钱好呢,还是二话不说踏上那条艰辛的道路,他还得再想想。

霍飞宁见他没说,便没继续问,而是拍了拍他的脑袋,“放心,想做什么尽管做,只要不是作恶,我都支持你,养家的事交给我来!”

周琛九忍不住笑了:“那我就等着吃我媳妇的软饭了?”

“等着吧!”

不过这话周琛九也只是玩笑着说说,他怎么可能让霍飞宁养着他,他哪里舍得霍飞宁那么辛苦,不管以后做什么,让霍飞宁和自己家里人过上好日子都是他的首要目标,他吃苦没关系,他爱的人不能吃苦。

这段时间以来,大家都将周琛九的改变看在眼里,是货真价实的改变,不少人都感概,周琛九这个毛头小子,真的长成了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了。

不过娶了霍知青,霍会计,变得这么优秀也是可以理解的,任谁娶了霍会计,谁不偷着乐?

霍飞宁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