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起乱(1 / 2)

中正殿内,玄白景强撑多日未睡的身体坐在金灿灿的龙椅之上,听着下面的臣子们争吵。

“现如今应当集中兵力对付北地人!”

“应该想办法解决玄绍起兵一事!”

玄白景听得头疼,将手边的一封奏疏扔到地上,虽未说一句话,却让两边持不同想法的臣子都识相地闭了嘴。

之后他吐露出了自己想法:“两边都不能让!”

“陛下,咱们虽有几十万雄兵,可一旦分开,战力大大削弱,恐怕两头都落不得好啊。”

“此事无需再议了,从各处遣调两成兵力前往西北,明日便出发。”

玄宁站在群臣之前,只静静听着,从头到尾一句话也没有说。

下朝之后,玄白景将玄宁唤到了飞霜殿。

玄白景看着自己这个唯一的儿子,难免忧心;“玄宁,你为何就不能听父皇的话呢。”

玄宁缓缓看着自己父亲自登基以来日渐憔悴的脸,出言问说:“我不是已经听您的话娶了孔静檀?娶了她,便可拉拢朝中文臣,这不就是您想要的吗?”

“孔静檀品行端正、克己复礼,样貌也不错,你究竟哪里不满意。”

“我不喜欢她。”

玄白景一听这极为浅薄的理由,拍桌子怒道:“你身为太子,婚事本就由不得自己,朕替你指婚如此家世的女子,你还有何不满。”

玄宁许是已经妥协了,无奈道:“您有没有后悔过设计陷害卫家?”

一听这般忤逆之言玄白景的脸色瞬间变得青紫,一巴掌甩在玄宁脸上,喝道:“卫家自有罪责,那都是他们应得的!”

玄宁哂笑了一下,不疾不徐地说着残酷的事实:“其实如果卫家还在,那北地自然无事。我也可以娶了卫姝。卫家将这唯一的女儿视若珍宝,到时候您若是想要夺位,我相信,卫家也不会袖手旁观。

乱世之中,一个能攘外安内的武将比一个只会在朝堂之上动动嘴皮子的文官不是有用得多?卫家这一灭,朝堂之上哪里找得出人来替您冲锋陷阵,父——皇——”

玄宁最后喊这一声父皇,深深撼动了玄白景。是啊,在他午夜梦回时也曾这样想过。

可这样的事实被自己的儿子赤裸裸地说出来,玄白景感觉脸被人狠狠地打了一巴掌。

“你给我滚出去!”玄白景怒视着玄宁,手颤抖着指着外面。

玄宁起身,依旧依着规矩行礼告退,临走之前补了一句:“三日后儿臣便启程起楚兰郡。”

“你给我站住,你身为储君,不得前去战事焦灼之地!”

“父皇,朝中武将无人可用了,再退,平邺也保不住了。”玄宁站在门口,与玄白景之间隔着一个巨大而又华贵的屏风,就好像他们父子之间,虽然拥有了更大的权力,可是两人之间也越来越远。

他走下这红墙金顶的宫殿,即使站在殿内最高处,看见的还是四四方方的天。他多怀念从前的时光,那时他只是一个世子,自在洒脱。而不像如今,举步艰难。

他想,如果自己能够不被父母之命裹挟,活得自我些,是不是现如今的境遇也大不同?

他出了皇城的门,终究还是住进了东宫,那个历朝历代太子的居所。

孔静檀正在门口迎他,见玄宁脸上仍存着巴掌印,心下一惊,忙上前去迎。

“殿下,您这是怎么了?”她的手想摸一摸玄宁的脸,被他伸手挡住。

孔静檀尴尬地收回了手,温声说:“那我去给殿下拿药。”

两人成亲这么多天了,玄宁除了大婚之夜在她房中坐了一晚,之后便再也没有来过,这便已经是明晃晃地不喜了。

她很小的时候就喜欢玄宁,在她心中,玄宁是一个温和有礼、颇有才学的谦谦君子,也因为这,城中许多女子都仰慕于她。

之前在家中偷偷听到父亲说玄宁已经跟卫家的女儿定好了亲,她在家哭了三天。

后来卫家没了,玄宁的婚事自然也就告吹,她去求了自己父亲,才让她有了这桩婚事。

她原以为嫁给玄宁,就算是他不喜欢自己,也能做到以礼相待,现如今看来,全然是她想错了,他甚至连一个眼神都不愿意施舍于她。

南陵疫病爆发时,玄宁说什么都要去南陵,拦都拦不住。无论她在其面前如何求,玄宁仍旧一意孤行。

那日她问玄宁:“殿下是为了卫姝吗?”

玄宁骑在马上看着她:“是。”

孔静檀听到这儿,心都凉了半截。从前玄宁还是世子之时,只要一回平邺,就一定会去卫家。起初她以为玄宁只是跟卫家老大关系好罢了,现如今看来,应当都是想去瞧一瞧卫姝吧。

可怜自己那时常在卫府到忠义王那段路徘徊,就是为了看他一眼。

她回了自己房中静静躺下,她身边的侍女匆匆跑了进来说:“太子妃娘娘,不好了,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