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红夷大炮攻城(1 / 2)

马回打心眼里,对唐龙有一种蔑视。

在他看来,唐龙不过是一山贼,绝不会是襄王府的人,或许是自己出身卑微,襄王府在他眼中,依然是高不可攀的存在。

唐龙,怎么可能是襄王府的人?

徐以显见众人都不认为唐龙和朱常干是一个人,只能暂时将画像收起来。

心中的怀疑却没有因此打消。

七天后,艾能奇、徐以显率领白旗军四万兵马抵达随-州与信-阳交界处,拿下了平靖关、黄土关。

……

而同一时间,枣-阳守军,正承受着李季遇和秦明翼两万大军的轮番进攻。

无数敌军朝四门涌来。

梁再兴等人,依托城头水泥工事,将敌人放近一些利用火铳,弓弩尽可能的杀伤对方。

再进一些,预先埋伏在小型碉楼内的士兵就会趁机杀出,利用砖石居高临下。

有敌人利用登城梯爬上来,长矛兵则会见机行事,将敌人捅杀。

一旦遇到大批敌人攻上来,他们就会用震天雷解决。

一时间,城上,城下,杀声震天,血流成河。

姜白风带着女营成立了担架队,有受伤的士兵,随时抬下去救治。

黄云儿大着肚子,带着女兵们,给城头的士兵送饭。

鲁承志的双旗营,除了维持城中秩序外,也派出兵马,运送石料,一部分兄弟,甚至直接在城头参战。

大战持续半月,城下,城上,血流成河,尸横遍地。

官军、守军伤亡惨重。

梁再兴的守城兵马,从八千多人,锐减到了不足五千,这还是包括了双旗营的情况下。

姜白凤的女兵死伤了一百多人。

为了弥补兵力不足,马森和姜白凤在城里发动百姓,上城抗敌。

枣-阳城有居民五万,上回唐营进驻时,曾将缴获的粮草,发放给穷苦百姓,也让他们获得了百姓的支持。

甚至在马森动员之前,就有不少人主动来帮忙。

军民一心,加上唐龙离开之前,枣-阳城就已经开始构筑防御工事。

城头每各一段,都有小型藏碉堡和藏兵洞。

平常时候,士兵在藏兵洞内埋伏,弓箭,铳子打上来,根本伤不了人。

反而小碉堡里面有射击孔,火铳和弓弩可以打击下面的敌人。

唐龙在弄这些碉堡时,还特意将下方城墙加宽,使得碉楼呈拱形突出去一部分。

类似菱形碉堡。

每个碉堡之间,能够相互配合,没有射击死角。

敌人冲到城下,会同时遭受两个方面的攻击。

李季遇和秦明翼的兵马,经过十几天的鏖战,伤亡了五六千人,凄惨至极。

在此之前,唐龙预感到大战即将来临,吩咐后勤抓紧打造了一批震天雷和大量箭镞。

官军大军围城,马森又从城里征召了一批手艺人加入,黄石头麾下两千多人日夜赶工,使得箭镞等物资能源源不断送往城头。

大战半个月后,城中粮草消耗大半,守军伤亡了四成,战死者高达两千。

马森等人倒不担心敌人攻进来,就怕时间一长,粮草耗尽。

而城下的秦明翼和李季遇同样极为恼火变得浮躁起来。

他们怎么也无法理解,自己的火铳和弓箭为什么伤不到对方。

商议后,秦明翼决定由此前的全面围攻,转为重点进攻南大门。

李季遇也同意了他的方案,约定由李季遇带兵佯攻,秦明翼派重兵攻打南大门。

为了尽快攻破城门,秦明翼派人连夜从樊城运来几门红衣大炮,对着城门猛轰。

在大炮轰击下,南大门终于被破开了几个大洞。

大批兵马涌上去,试图破开城门。

城头守军也派出重兵,在城头上投掷砖石。

秦明翼赶紧派人,驱赶马匹驮着重炮,向前推进,利用重炮轰击城头守军。

明朝的红衣大炮,近战填装的是散单,架设在城头,居高临下,杀伤力多达一里。

仰射得调整仰角,一门红衣大炮,重达两三千斤,挪动不是很方面,并不那么好使。

但就欺负守军没有大炮,他们硬是将几门红衣大炮推到了二百多步的距离。

轰击城头的守军。

趁着守军躲避的空档时间,秦明翼麾下数百人杀入翁城,同时派兵在城门下放置火药桶。

伴随着轰隆一声巨响。

内城门轰然倒塌。

为首的千户,心中狂喜:“兄弟们,给我杀…………”

哈哈,守城兵马只剩下几千人,冲进城去,敌人定然大败。

没想到,我王楚成能第一个攻入城内。

十几个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