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这个相公不一样(1 / 2)

林羽没想到陈方菊这么聪明,他故意摇着破碗,摇了对方一脸灰。

“婶婶你想吃,我可以煮给你吃。”

“呸呸!瓜娃子别摇了!”

扑了一脸灰的陈方菊,气呼呼地冲进柴房里。

把剩下的十来斤石灰,全部拎起来塞进林羽的怀里,阴险奸笑。

“羽娃子乖,这些你拿回去全倒锅里,不能光你自己吃,要让全家都吃个饱。”

陈方菊虽心疼十几斤水泥白给人,但想到等水泥下锅,把林羽家里的铁锅堵住连野菜都煮不了。

今天进他家的那两个女娃子,发现这傻子无可救药,一定会心灰意冷。

知道在石林村没人给她们撑腰,这傻子还是一样任由自家拿捏,买卖水田的事手到擒来。

林羽白得半袋石灰,顺手把破碗扔进里头,对着陈方菊憨厚一笑。

“谢谢婶婶。”

“别谢了,赶紧回去给你的大媳妇小媳妇煮石灰喝去吧。”

陈方菊几乎用赶的,抹着脸上的灰把林羽送出家门。

看到门外过往的邻居,还不忘记故意宣扬一把她对堂侄的好。

好像给的不是十几斤石灰,而是十几斤白面似的,看得邻居们暗里直撇嘴。

只有林羽知道,这些石灰的价值,可比白面精贵多了。

抱着半袋石灰回到家,屋门口已经堆起了二三十根青白色的野甘蔗。

还有三根芯里糠了缩水的,扔到灶堂前,等着当柴烧。

野甘蔗一般十月份左右成熟,保存得再好,次年三四月份也会发糠变柴。

林羽在屋子里取了把菜刀,随手挑了一根野甘蔗,削掉根茎捏了捏里面的汁水。

“以前跟着奶奶熬糖,十斤甘蔗能熬一斤红砂糖,这种野甘蔗含糖少,再加上手工榨汁,十斤只能熬半斤糖。”

在原主印象里,旌阳县市面上最好的硬糖,一斤是五百文。

野甘蔗熬制的红砂糖,物以稀为贵,一斤卖一两银子,当场便能卖脱销。

卖家也有现成的。

原主父亲死时,酒楼老板找了城里最好的郎中瞧病,知道治不好时,还多给了三两银子的工钱。

熬糖的独门配方太打眼,有钱要和仁义的人一起赚,免得被黑吃黑。

打定主意,林羽沿着后山上踩出来的石径小道往北走。

走了一百来米,迎面看到扛着一捆颤悠悠的野甘蔗,小步走来的陈娇娘。

“娇娘,还差多少根?”

“剩下十来根,小薇能搬回来,不用麻烦相公。”

刚才拉手的时候,陈娇娘注意到,自家相公的右手有写字的茧子。

可左手摸上去比她们的手指还软和细腻,应该是打小没怎么干过重活。

野甘蔗的皮和叶划一下,只怕要在相公的手上留下血口子,她可舍不得。

林羽有种被当作孩子一样照顾的感觉,看到陈娇娘额头上的汗要往眼里滴。

他举起一截干净的袖子,腰微弯,抬手帮她轻轻擦干净,免得掉到眼里影响她走路。

“谢谢相公。”

陈娇娘心跳如擂,赶紧别过脸去。

她见惯了婆娘给汉子擦汗的,还是第一次遇到,汉子愿意为弯腰伺候自家婆娘的。

她的相公,好像和别人的不一样。

“娇娘,你总和我说麻烦和谢谢之类的话,可就见外了,以后不许了。”

林羽见她沉默着点了点头,似乎没把他的话放在心头。

但耳根子已经烧得通红,显然害羞到了极点,内心不禁狂笑。

哈哈,没想到娇娘还是个傲娇。

他生怕再聊下去,把刚进门的媳妇惹得恼羞成怒,搭了把手将陈娇娘送回院子,返身往野甘蔗林走。

隔着老远,便看到一大片茂密的草甸子中间,有半亩青白的野甘蔗顽强地树立着。

看不到穿着蓝衣的杨薇在其中晃动,但能够听到“嘎吱”、“嘎吱”的声响。

没几息工夫,便伴随着声响,又是数根野甘蔗倒地不起。

可以想见杨薇收割野甘蔗的速度有多快,力气有多大。

等他走近野甘蔗林,杨薇正卖力地用野草捆着野甘蔗。

“小薇,你歇歇,我来弄。”

林羽一出声,杨薇干得更快了。

几步路的距离,硬是捆完野甘蔗还扛在了肩膀上,抬头冲他露出一个甜美的梨窝。

“林哥哥你身板太弱,又是读书人,这种粗活还是我和娇娘姐姐做吧。”

林羽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瘦得突出的肋骨,也不怪小薇嫌他弱。

等他赚钱了,第一件事就是去买吃的,填饱肚子增肥,绝对不能像个弱鸡似的拖这个家后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