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斩首(1 / 2)

诸葛亮皱了皱眉,他知道周安的决定已经无法改变。

于是,他开口说道:“既然如此,那我就把主公的原话告诉你。主公说,如果你不杀董和,他就会亲自来成都,将你全家斩首。”

周安听后又是一声冷笑,他看着诸葛亮的眼睛,说道:“诸葛亮,你知道我有多少次机会可以杀了董和吗?”

“但是我没有,因为我知道那样做是不仁不义的。现在你要我在杀董和,那就是不仁不义之举。我周安无论如何都不会同意。”

诸葛亮听后默然无语,他知道周安的决定已经无法改变。于是,他开口说道:“既然如此,那我就将主公的原话告诉狼骑兵团吧。”

周安点了点头,他知道这是唯一的办法。于是,他让狼骑兵团集合起来,将刘备的决定告诉了他们。

狼骑兵团听后一片哗然,他们不愿意离开周安,想要与周安共进退。

但是周安知道这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于是他开口说道:“大家听好了,现在的情况已经非常恶劣了。”

“如果我们再继续下去,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所以,我命令你们立刻返回成都,等待我的消息。”

狼骑兵团听后虽然不愿意离开,但是他们还是选择了服从命令。于是,他们离开了边境之地,返回了成都。

“陛下,诛杀董和满门,实属无奈之举。”刘备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董和大人与我有故,曾共过事,此次却在背后诽谤我,实在可恶。”

“可是,”诸葛亮坐在下方,面色凝重,“周安大人与董和大人关系甚笃,得知消息后,便在自己府邸为董和大人祭奠,此举虽有不合规矩,却也是人之常情。”

刘备冷笑一声,“他一个臣子,敢如此公然违抗我的命令,已属大逆不道。我诛杀董和满门,他竟敢在私下为之祭奠,岂非故意与我作对?”

诸葛亮无奈地看着刘备,“陛下,周安大人并无恶意。况且他已知道消息,自行前往大牢,并未抵抗。”

“此时将他沉入大狱,只怕会让百官心寒。”

“心寒?”刘备哼了一声,“他既然敢违抗我的命令,就要承担后果。我诛杀董和满门,乃是出于国事考虑,与他何干?他竟敢以此为理由,对我指手画脚!”

诸葛亮长叹一声,“陛下,周安大人也是出于对董和大人的尊重和怀念,才会为之祭奠。他并未出言反对您的决定。”

“也未对朝政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此时将他沉入大狱,只怕会引起不必要的纷争。”

刘备注视着诸葛亮,“诸葛先生,你是觉得我行事过分了?”

“陛下,”诸葛亮缓缓地道,“有时宽容比严厉更能得到百官的拥戴。周安大人虽有不当之处,但并未造成实质性的损害。望陛下能以宽容之心对待他。”

刘备对于百官心寒之事,毫不在意,在他看来,只有通过强硬的手段才能维持蜀汉的秩序,一切的退让只会引来更多的麻烦。

所以,尽管诸葛亮向他进言,他还是决定让周安在大牢里反思自己的行为。

而在西川派官员们看来,周安的被关押是一个信号,一个表明他们的主公刘备决心铁腕治国的信号。

于是,他们纷纷上行下效,开始大力歌功颂德,对刘备的英明决策大加赞扬。

刘备对此自然是极为受用,他觉得牺牲一个周安,可以让蜀汉重新凝聚,此为大义之举。

而诸葛亮虽然心中无奈,但他深知刘备的决定无法改变,只能自己一人前往大牢去见周安。

当周安看到诸葛亮走进大牢时,他的心情颇为不错。

他笑着对诸葛亮说:“先生,您可真是难得来看我。看看这牢中的环境,真是让人感到无比的舒适啊。”

诸葛亮苦笑一声,“周大人,何必如此自嘲?”

周安摇了摇头,“我并不是自嘲,而是真心觉得这牢中的环境不错。至少,我不必再应付那愚蠢的主公了。”

诸葛亮无奈地点了点头。

诸葛亮坐在大牢的对面,看着周安,心中不禁有些惋惜。他深知周安的才情和智谋,也理解他的无奈和苦衷。

“周大人,我希望有一天我能把你从这里救出去。”诸葛亮沉声说道。

周安听到这话,却淡然一笑,“先生,你无需担心我。我并不需要任何人来搭救。”

“你相信自己能说服刘备吗?”诸葛亮问。

“不必说服。”周安回答,“他只是需要时间和契机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你对他评价太高了。”诸葛亮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周安说,“刘备懂得如何驾驭百官,这是他的长处。但他的缺点也同样明显。”

“你认为他会亲自请你出狱?”诸葛亮问。

“这只是时间问题。”周安回答,“不出两个月,他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