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人口增加(1 / 2)

这一系列的政策让西天门的百姓们生活得越来越好,人们对周安的感激之情也日益增加。

周安城池的百姓们迎来了新的繁荣。

西凉内部的百姓们陆续迁入周安城池,让这座城市的人口愈发增加。

与此同时,西凉内部的其余城池实力逐渐削弱,使得各城池对于周安的忌惮愈发加深。

敦煌城城主刘昂,决定召集张掖、武威、金城、临夏五座城池的守将,组成联军,对周安的政权施以打击。

不久后,联军集结完毕,共计十万骑兵和十五万步兵。

他们一路向东,奔赴周安城池,声势浩大,气势如虹。

联军将领们志在必得,他们相信,凭借如此兵力,必定能够一举拿下周安城池。

周安城内,周安正在处理一批公文,突然间一名骑兵闯入城主府,带来了一个不祥的消息——敦煌城主刘昂带领二十五万大军进攻酒泉。

周安面色一变,他立刻召集了西天门的守军,发现他们的士气高昂,准备充分,于是他决定立刻出发,前往酒泉救援。

“众将士,我们刚刚经历了一场战争,本想稳定一段时间发展民生,却未曾想敌军竟然进攻酒泉。”

“现在,我们要立刻出发,前往酒泉救援。你们准备好了吗?”周安大声地说道。

“准备好了!我们一定能够打败敌军!”西天门的守军齐声喊道。

周安满意地点点头,然后带领着这支士气高昂的守军,直奔酒泉而去。

在路上,他们遇到了从酒泉逃出来的难民,得知酒泉城的守军已经疲惫不堪,无法抵挡敌军的进攻。

周安心中更加着急,他加快了行军的速度,终于在一天后抵达了酒泉城下。

此时,刘昂带领的二十五万大军也来到了酒泉城下,与周安对峙。

苏武,这位绿林营的英勇将领,向周安请示接下来的战略。

周安深知这场战争关乎周安的生死存亡,因此他郑重地告诉苏武:“无论付出何等代价,我们必须要将酒泉守住。”

“只要我们守住城池,敌军就不可能有任何的动作。”

苏武领会了周安的意图,他立刻将绿林营的将士们分成若干小组,分驻在酒泉城的各个城池之上。

他们在城墙上严阵以待,准备应对敌军的攻击。

然而,流亡军队的实力已经壮大,他们根本不把周安的队伍放在眼里。

他们直接下令强行攻城,想要一举夺下酒泉城。周安带领守军奋勇抵抗,轻而易举地击退了敌军的进攻。

这场战斗的胜利让周安的队伍士气大振,而流亡军队则大为恼怒。

刘昂,这位流亡军队的主将,愤怒地询问手下将军:“我们为何不能拿下酒泉?”

刘昂手下的一名将军上前一步,向他报告:“周安的守城器械太多,我们的军队根本无法攻破他们的防御。”

“而且,他们的城墙高大坚固,我们无法攀越。唯一的办法就是将城池团团围住,让他们没有粮食可用。”

刘昂听到这个建议,思索再三,决定同意。他明白,要让自己的军队攻破周安的城池,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而围困城池,让他们没有粮食可用,则是一种更为稳妥的方法。

他询问了自己的军队的粮食储备情况,得知可以支撑三个月。他认为,三个月的时间完全能够把周安耗死。

于是,他下令彻底封锁酒泉城,不让任何粮食流入城内。

周安在城内听到了这个消息,他明白刘昂的意图。他丝毫不惧,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城池足够坚固,而且自己的士兵们也足够勇敢和忠诚。

他下令加强守备,让士兵们时刻保持警惕,同时鼓励他们积极进行反击。

在炎热的夏日下,刘昂站在他的军队前,心中充满了疑惑。

他眼前的这支军队,一如既往地驻扎在周安的城池前,仿佛根本没有任何的变化。

他眯起眼睛,远处的士兵们正在忙碌地工作,他们或搬运石头,或砍伐木材,或耕种田地。

他们的士气似乎非常高涨,他们的训练也仿佛从未间断。

“这是怎么回事?”刘昂转向他的副手,赵广。“他们在这两个月里到底做了什么?为什么他们的军队还是如此的强大?”

赵广摇了摇头,“我们并没有找到任何异常的地方,他们的军队还是那支军队,他们的策略也一如既往。我们甚至没有发现他们在城中增援。”

刘昂深吸了一口气,“那么,他们的粮草呢?”

赵广再次摇头,“我们没有找到任何多余的粮草。但根据我们的侦察,他们的粮草至少还可以支撑一年半。”

刘昂听后沉默了许久。他看着周安的军队在阳光下忙碌,他们的士气高昂,他们的纪律严明。他再次看向赵广,“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