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深刻的教训(1 / 2)

周安坐在城墙上,看着司马懿的军队在城下溃败。他的心中充满了满足和喜悦。

他知道自己的决策是正确的,而司马懿则是彻底失败了。他的心中充满了信心和决心,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

这场战斗结束后,司马懿的军队被迫撤退。

他们在路上遭遇了周安的追击,但是周安并没有赶尽杀绝,只是让自己的军队给司马懿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司马懿的军队在撤退中损失惨重,而他也明白自己已经无法改变这个局面了。

回到营地后,司马懿坐在帐篷中,默默地思考着下一步的行动。

他知道自己的决策是错误的,而这个错误已经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痛苦。

他的心中充满了自责和悔恨,但是他明白自己必须要振作起来面对现实。

周安站在城墙上,俯瞰着下方的战场。连续几场战斗下来,虽然他的军队都取得了胜利,但他也清楚,这样拖延下去并不是长久之计。

他必须想办法改变现状,否则一旦司马懿找到破绽,他们很可能一败涂地。

深思熟虑之后,周安立刻传令给琅琊,命令他在成都建立武器坊。“琅琊,你必须在成都建立起我们的武器制造中心。”

“我们需要更多的武器和装备来支持战斗。”周安严肃地说道。

琅琊点头,深知责任重大:“是,主公。我立刻去办。”

接着,周安又命令周仓传信给西凉。“周仓,你立刻传信给西凉。告诉他们,无论如何都要调派三千工匠前往成都。”

“我们需要他们的技术,尽快制造一批红衣大炮来阻挡敌军。”

周仓领命而去。

司马懿得知红衣大炮哑火的消息后,心中更为愤怒。他明白,这意味着他在攻城方面的优势又减少了一层。

一时间,他感到有些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应对周安的战术。

愤怒之余,司马懿决定采取联合策略。他修书一封,派人送往东吴,提议双方联手进攻周安。

“这个周安太过狡猾,我们必须联手才能对付他。”司马懿向东吴的使者如此说道。

使者点头表示理解,然后带着信件匆匆离开。

数日后,东吴传来回信,同意与司马懿联手进攻周安。

东吴的都城,建业。

吕蒙脸色阴沉地站在一旁,瞪了司马懿一眼。他深知司马懿的狡猾与权谋,对此人他并无太多的好感。

而孙权坐在龙椅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仲谋,你如何看待与司马懿的合作?”吕蒙终于忍不住开口,声音中透露出些许的不满。

孙权抬起头,看着吕蒙,微微一笑:“子明,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如果我们能够帮助司马懿拿回蜀中之地,对我们东吴也是有利的。”

吕蒙皱了皱眉,显然不太同意孙权的看法:“但是司马懿此人狡诈多端,我怕他日后会反咬我们一口。”

“这个我当然明白。”孙权点了点头,“所以,我们要先谈好条件。”

说罢,孙权转向司马懿,缓缓地开口:“司马大人,如果我们东吴出手相助,你会给我们什么好处?”

司马懿闻言,脸上闪过一丝不悦,但很快便被掩饰过去。他深知孙权的意图,也知道如果不给出足够的利益,东吴是不会轻易出手的。

“孙大人,如果真的能够拿回蜀中之地,我愿意把荆州的三分之一权利让给你们。”司马懿沉声说道。

孙权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满意的光芒。他点了点头:“好。那就这么说定了。我们东吴会立刻出兵,与你共同进攻周安。”

说罢,孙权站了起来,大步向外走去。吕蒙看着他的背影,轻轻地叹了口气,也跟了出去。

数日后,东吴的军队在孙权的命令下进入到司马懿的土地。他们带来了大量的粮草和装备还有数门红衣大炮。

孙权端坐在吴国的宫殿中,面色铁青。他瞪着手中的信件,仿佛要将它瞪穿。

信件是司马懿送来的,内容简短而冷酷,直接宣告了他对孙吴背信弃义,用他的军队吞并了孙权的军队,并将红衣大炮据为己有。

“这个司马懿!”孙权气得浑身发抖,怒骂道,“他竟敢如此对待我!我明明是来帮助他的,他却反过来咬我一口!真是不知廉耻!”

吕蒙站在一旁,面色也颇为难看。他深知司马懿的狡诈,但没想到他竟然会做出这样的事情。“主公,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吕蒙问道。

孙权深吸了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他知道,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应对司马懿的进攻。

“立刻传令下去,让所有的军队做好战斗准备。我们要抵挡司马懿的进攻。”

命令下达后,整个吴国陷入了一片紧张的气氛中。所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