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制造武器(1 / 2)

“魏将军,我们不会加入你们的阵营的。”一名工匠代表众人说道,“我们是蜀汉的子民,我们的职责是为国家效力,而不是为敌人制造武器。”

魏成祥听后,并没有生气或者失望。他反而笑了笑:“我理解你们的立场和忠诚。但是,你们知道吗?”

“如果你们加入我们,我们可以一起制造出更强大的红衣大炮,共同征服天下。”

“征服天下?”周安冷笑道,“魏将军,你的野心未免太大了。我们不会加入你们的阵营,更不会为你们制造武器。”

“周安,你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魏成祥威胁道,“如果你们不加入我们,我们就会将你们视为敌人,到时候可别怪我们不客气。”

“魏将军,你威胁我也没用。”周安说道,“我们宁愿死也不会背叛自己的国家。”

魏成祥听后,脸色一沉。他知道,这些工匠是不会轻易屈服的。于是,他转身离开了驻地。

在魏成祥离开后,周安召集了所有的工匠。他告诉他们,如果他们真的被迫制造红衣大炮,那么他们必须故意制造一些缺陷,以确保大炮的质量不能太好。

众人一听周安的想法,立刻明白了他的意图。周安这是要委以重任,让他们参与到制造红衣大炮的过程中,共同为国家的强盛贡献力量。

他们心中颇为高兴,纷纷答应了周安的请求。

在周安的带领下,工匠们很快到达了约定的地点。孙权和曹丕二人早早地在此等待,迫切地想要周安让出利益。

他们知道,只要掌握了红衣大炮的制作方法,就能在未来的战争中占据优势。

“周安,你终于来了。”孙权急切地说道,“我们等你很久了。现在,你可以把红衣大炮的制作方法交给我们了吧?”

“当然。”周安微微一笑,“我已经带来了工匠们,他们会为你们制造红衣大炮。不过,我要先说明一点。”

“工匠们一家一半,所有的制作方法都在他们的脑子里。至于怎么用,就是你们自己的事情了。”

曹丕和孙权看着眼前的周安,心中都感到十分惊讶。他们没有想到周安竟然能够给出这么大的诚意,直接将掌握红衣大炮制作的工匠送给了自己。

“周安,你真是太慷慨了。”孙权感慨地说道,“我们本来以为你还会和我们扯皮一会儿,没想到你竟然如此爽快地答应了我们的要求。”

“是啊,周安,你的诚意让我们非常感动。”曹丕也说道,“我们会好好利用这些工匠的才能,制造出更强大的武器,为天下和平做出贡献。”

周安听后,淡淡地笑了笑:“你们不必如此客气。我只是为了天下和平而做出自己的努力。我相信,只有我们团结一致,才能战胜一切困难,实现天下太平。”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周安利用停战的机会,对工匠们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指导和培训。

他们不仅学习了红衣大炮的制作方法,还学习了其他武器的制造技术。

工匠们的技艺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为国家的强盛做出了更大的贡献。

与此同时,周安也一直在思考着如何尽快拿下南蛮。

他知道,南蛮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势力,如果能够将其征服,那么就可以为统一中原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成功拿下南蛮地区后,周安知道,要想继续对东吴和曹魏用兵,必须先确保自己没有后顾之忧。

于是,他决定将消息传给西凉的诸葛亮,询问他的意见和看法。

周安派遣一名信使,携带着他的亲笔信,前往西凉。几天后,信使返回,带来了诸葛亮的回信。

诸葛亮在信中表示,周安的军队现在当务之急是把蜀中政权稳定。他说:“南蛮虽定,但蜀中政权仍不稳固。”

“此时若贸然对东吴和曹魏用兵,恐有后顾之忧。因此,我认为你应该先稳固蜀中政权,确保内部团结一致,然后再考虑对外用兵。”

周安看后,心中有些不甘,但也明白诸葛亮的担忧。他知道,诸葛亮是出于对整个国家的考虑,才会提出这样的建议。

于是,他决定暂时搁置对东吴和曹魏的用兵计划,先着手稳固蜀中政权。

同时,诸葛亮也在信中提到:“现在攻打南天门的条件不允许。

南天门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而且东吴和曹魏的军队也在那里布下了重兵。此时攻打南天门,不仅难以成功,还可能损失惨重。

因此,我认为你应该暂时放弃攻打南天门的计划,等待时机成熟再行动。”

周安看后,心中虽然有些失望,但也明白诸葛亮的考虑。他知道,攻打南天门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充分的准备和计划。

于是,他决定暂时放弃攻打南天门的计划,等待时机成熟再行动。

无奈之下,周安只得答应了诸葛亮的建议。他命令周仓带领队伍驻扎在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