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十分孤独(1 / 2)

方宇被关进大牢之后,生活过得十分单调。虽然吃喝不愁,但无人交谈,让他感到十分孤独。

一开始,他还能够在牢狱之中怒骂周安,发泄自己的情绪。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渐渐感到了孤独和无助。

三个月后,方宇要求面见周安。周安得知这个消息后,直接来到了牢狱之中。

方宇看着周安,开口问道:“你到底想要怎样才肯放了我?”

周安回答说:“我可以放了你,但是你必须成为一个顺民。如果你愿意为我效力,那么我也可以让你重新获得自由。”

方宇坐在牢狱中,看着周安走进牢房。他深知周安的态度已经明了,自己再怎么挣扎也是徒劳。于是,他索性开口向周安提出一个要求。

“周安,我希望你能给我一些土地,让我成为一个普通的农民,不再踏入政途。”

周安听后,沉默了片刻。他对方宇的转变有些惊讶,但更多的是满意。

“好的,我可以答应你的要求。”周安回答道,“我会特批南天门附近的一片土地给你,让你过上正常的生活。”

方宇听到这里,心中不禁有些感慨。他知道周安这样做是出于对自己的不信任,但既然已经过上了正常生活,便也不再理会。

几天后,方宇被释放出狱。他来到了南天门附近的土地上,开始了新的生活。这片土地虽然不大,但却足够他耕作和生活。

方宇每天早起晚归,耕作在自己的田地里。虽然生活有些辛苦,但他却感到从未有过的安心和满足。他知道,这是他失去已久的正常生活。

虽然周安特批了这片土地给方宇,但城墙守军并没有放松对他的监视。

方宇明白这是周安对自己的不信任,但他并没有抱怨或不满。他明白自己已经过上了正常生活,这就足够了。

在魏国的田野上,百姓们怨声载道,不满曹丕的穷兵黩武政策。他们纷纷拿起武器,反抗曹丕的暴政。

然而,他们未曾料到,曹丕早已准备了红衣大炮,只轻轻一挥,便将起义的火焰轻易压制。

起义的将领们被曹丕斩首示众,他们的头颅高挂在城墙上,仿佛在告诫众人:任何反抗都会付出代价。

这个消息传到周安的耳中,他痛心疾首地看着窗外的百姓。他们无辜受难,却无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周安知道,他已经不能再坐视不管了。

“我们必须立刻行动。”周安对身边的将领们说道,“我们不能让这些百姓再受苦下去。”

将领们纷纷点头表示同意。他们知道周安的决定是正确的,现在是他们挺身而出的时候。

周安稳定了领土内的局势,他派出狼骑兵团前往边境地区进行驻守和巡逻。

周安坐在朝堂之上,召集了诸葛亮、苏文、苏策以及手下文武百官议政。他的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诸葛亮身上。

“诸葛亮,你认为如何才能拿下整片中原?”周安开口问道。

诸葛亮沉吟片刻,回答道:“陛下,我们可以趁此机会,直接靠着军事的强大实力强行攻打魏国。”

“只要我们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不出半年,便能够彻底拿下魏国的汉中之地。”

周安听后,眉头微皱。他明白诸葛亮的策略是可行的,但这样的做法太慢,而且稍有不慎,两国将会展开全面战争。他不想看到更多的百姓陷入战乱之中。

众人听到周安的想法后,都陷入了沉思。他们明白周安的想法是尽量避免大规模的战争,以免让更多的百姓受苦。

“陛下,我有一个想法。”苏策打破了沉默,开口说道,“我们可以吸纳别国百姓。凡是愿意加入到本国之内的百姓。”

“可以得到土地和农具,能够在此安身立命。这样,百姓们就会源源不断地从边境涌入,从而能够兵不血刃地拿下魏国的百姓。魏国后继无人,便能够被瓦解。”

周安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的光芒。他觉得苏策的这个想法非常有创意,而且切实可行。

“苏策,你这个想法很好。”周安赞许道,“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吸纳魏国的百姓,让他们成为我们的一份子。”

“这样不仅能够增加我们的人口,还能够为魏国制造混乱,加速他们的灭亡。”

周安坐在朝堂之上,眉头紧锁。他深知,吸纳别国百姓的政策虽然能够解决眼前的问题,但长远来看,却并非良策。

他需要找到一个更为持久、稳定的解决方案。

“陛下,您不必太过担忧。”诸葛亮看出周安的犹豫,开口劝慰道,“虽然土地问题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挑战。”

“但眼前来看,我们的确需要先稳定下来。我们可以先按照苏策的建议,吸纳更多的百姓加入我们的国家,这样不仅能够增强我们的国力,也能够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周安点了点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