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武器工厂(1 / 2)

韩遂也看到了这些火铳,但他并不明白它们的原理和作用。于是他问周安:“这些东西是什么?有什么用处?”

周安笑着解释道:“韩将军,这就是我们未来的武器。它们叫做火铳,是一种利用火药爆炸产生推力发射弹丸的武器。”

“它们的射程远、威力大,将成为我们强大的军事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韩遂听后不禁有些惊叹:“这么厉害?那它们是怎么制造出来的?”

周安指着旁边的鲁班说道:“这都是鲁班先生的功劳。是他经过多次试验和改进,才制造出了这些火铳。”

韩遂听了鲁班的来历后,不禁有些肃然起敬:“原来是传说中的鲁班先生!失敬失敬!”

周安深思熟虑后,决定命令苏武去建造新的武器工厂。他告诉苏武,这个工厂必须尽快建成,以便能够大规模制造新式武器。

苏武领命后,立刻开始着手准备。他找来了一支庞大的建设队伍,日夜兼程地开始施工。

与此同时,韩遂也得知了这个消息。他有些不解地问周安:“周安,我们不是已经有足够的武器工厂了吗?为什么还要建造新的?”

周安解释道:“韩将军,之前的武器工厂虽然可以使用,但它们的制造精度已经达不到我们的要求了。”

“为了制造出最好的武器,我们必须要有更高标准的工厂。”

韩遂点了点头,表示理解。但他还是有些担心地问周安:“周安,你是不是有造反的想法?如果是这样,我必须提醒你,这样做是危险的。”

周安听后笑了笑:“韩将军,你误会了。我并没有造反的想法,我只是想为西凉的发展和百姓的福祉做出更大的贡献。”

“只有拥有自保的实力,我们才能更好地维护西凉的和平与繁荣。”

韩遂听了周安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他觉得周安是一个有远见和胆略的人,能够为西凉带来更好的未来。

于是,他直接答应下来,全力支持建造新的武器工厂。

张恒在得知周安在西凉大展拳脚,并且掌握了极大的势力后,心中不禁泛起了一丝忧虑。

他知道,如果任由周安继续发展下去,他将成为朝廷的一大隐患。

于是,张恒决定放弃在西凉的势力,转而与北方匈奴勾结,以期给周安制造一些麻烦。

张恒秘密派出了使者,向北方匈奴传达了勾结之意。匈奴单于莫顿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大喜。

他一直想要南下侵略中原,但苦于中原军队的防守严密,始终未能得逞。现在有了张恒的协助,他觉得机会来了。

于是,莫顿带领着大批匈奴精锐,长驱直入,直逼西凉边境。

周安得知消息后,心中不禁一惊。他深知自己的实力还不足以与匈奴大军对抗,于是决定向京都请求救援。

周安紧急召集了西凉的文武官员,商讨应对之策。他对众人说:“现在我们面临的是前所未有的危机。

匈奴大军压境,我们必须尽快想出应对之策。”

众人沉默了一会儿,韩遂站出来说道:“周将军,我知道你担心京都的援军来不及救援。但是,我们不能放弃希望。”、

“我们应该尽快向京都传递消息,请求援军前来救援。”

周安点了点头:“韩将军说得对。我们必须尽快向京都请求援军。我亲自前往京都,向丞相汇报情况,请求援军。”

于是,周安带着几名亲兵,日夜兼程地赶往京都。在路上,他遇到了诸葛亮派出的使者。

使者告诉周安,诸葛亮已经知道了西凉的情况,并且准备派出汉中之兵前往救援。

张衡向诸葛亮表示,他觉得调动汉中大营的军队太过于浪费,因为敌情尚未查明。他提议自己亲自前往西凉,查明敌情之后再决定是否动兵。

诸葛亮听后皱了皱眉:“张大人,我理解你的担忧。然而,军情紧急,我们不能过于儿戏。西凉的情况不明,我们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

张衡点了点头:“丞相所言极是。我并不是要忽视军情,只是希望能够更加明智地处理此事。”

“周安虽然有领兵之才,但是他之前所用的兵力也相当庞大。如果我们把太多的士兵交给他,可能会对我们的政权稳定造成影响。”

诸葛亮与张衡商讨军情,张衡认为在未明确敌情的情况下调动汉中大营的士兵过于浪费,而且他担心给周安过多的士兵会影响政权的稳定。

“丞相,我认为在未明确敌情的情况下,调动汉中大营的士兵确实过于冒险。”

张衡向诸葛亮表达了自己的担忧:“而且,我认为给周安过多的士兵可能会对我们的政权稳定造成影响。”

诸葛亮听后眉头紧皱:“张大人,我理解你的担忧。然而,西凉的军情紧急,我们不能过于儿戏。”

张衡点了点头:“丞相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