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一章 条件(1 / 2)

周安看着宋清明,脸上依然保持着平静的笑容。他轻轻摇了摇头,淡淡地说道:“宋大人,你似乎忘记了我的身份。”

“我是一个商人,我的职责就是做生意。至于武器卖给谁,那完全取决于买家的意愿和出价。”

宋清明满脸通红,愤怒之情溢于言表。他瞪着周安,仿佛要将他生吞活剥一般。然而,面对宋清明的怒火,周安却显得异常平静。

“周安,你!”宋清明气得咬牙切齿,却又不敢直接得罪这位在朝堂上拥有巨大影响力的商人。

他知道,现在自己急需武器来增强实力,而周安正是唯一能够提供这些武器的人。无奈之下,他只能强忍怒火,尽量让自己保持冷静。

“好,我答应你。”宋清明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一些:“我会让你继续加急制造武器,但是我有一个条件。”

周安微微一笑,仿佛一切尽在掌控之中。他看着宋清明,淡淡地说道:“哦?什么条件?说来听听。”

宋清明紧盯着周安的眼睛,一字一顿地说道:“我拿到那些武器之后,将会直接统一整个黔族。到时候,整个大汉王朝都将臣服在我的脚下!”

周安听后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惊讶或担忧。他依然保持着平静的笑容,仿佛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他点了点头,淡淡地说道:“好啊,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只要别来找我的麻烦就行。”

宋清明听到周安的回答后心中一阵狂喜。

一个月的时间匆匆而过,周安在边境的游历和交易中赚取了丰厚的银两。

这些钱财,他并没有私自挪用,而是全部上交给了国库,用以国家的建设和发展。

对于他来说,生意虽然重要,但国家的利益永远是放在首位的。

这一日,周安正在自己的书房中整理着一些文件,突然,张三年急匆匆地走了进来,脸上满是焦急之色。

“周安大人,我终于把学子们的试卷整理好了,请您过目。”张三年说着,将一叠厚厚的试卷递给了周安。

周安接过试卷,随意地翻看了几页。然而,他的眉头却渐渐皱了起来。

他放下试卷,看着张三年,语气严肃地说道:“张三年,这份试卷,不行。”

“什么?不行?”张三年震惊无比,他无法理解周安为什么会觉得这份试卷不行。这可是他费尽心思,参考了多本古籍,才精心编写出来的试题啊。

“周安大人,请您明示,这份试卷到底哪里不行了?”张三年恭敬地问道,心中却是满是不解和疑惑。

周安抬头看了张三年一眼,直言不讳地说道:“张三年,这些试卷上根本就没有任何关于治国理政的内容。”

“我始终认为,治理天下并不完全依赖于文人的笔墨,更重要的是有才能的人才能够在各个领域驰骋。”

张三年闻言,脸上露出了不屑之色。他反驳道:“周安大人,治国理政本就是文人的本分。若是没有文人的智慧与见识,国家岂能安定繁荣?”

周安微微一笑,摇了摇头:“张三年,你错了。治国理政固然需要文人的智慧,但更需要各种才能的人才。”

“比如工匠能够制造精良的器械,农民能够耕种出丰收的粮食,商人能够促进国家的经济繁荣。这些都是治国理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张三年听着周安的话,心中虽然不服,但却也无力反驳。他知道周安在朝堂上的影响力,也知道自己无法改变周安的决定。

无奈之下,他只能妥协:“周安大人,既然您如此坚持,那么我就按照您的要求去修改试卷吧。”

周安看着张三年妥协的态度,心中也松了口气。

他知道张三年是一个有才华的人,只要能够引导他正确地认识治国理政的重要性,他一定能够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张三年,记住我们的约定。”周安严肃地说道:“你必须要按照我的要求去做,同时也要保持你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选拔出真正有才能的人才来为国家服务。”

张三年点了点头,心中虽然有些不甘,但也明白周安的用心。他决定按照周安的要求去修改试卷,同时也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

接下来的几天里,张三年按照周安的要求重新编写了试卷。

在科举考试前夕,周安亲自带领着张三年等人开始布置考试场所。他仔细检查着每一个角落,确保没有任何作弊的可能。

这种严谨的态度让张三年有些不解。

“周安大人,您这是何必呢?”张三年忍不住问道:“参与科考的学子们都是经过层层选拔的精英,他们怎么会做出作弊这种下作之事?”

周安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抬头看向张三年,眼神坚定:“张三年,我们不能因为学子们优秀就忽视了作弊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