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5章(1 / 2)

红色莫斯科 涂抹记忆 1375 字 3个月前

德军的轰炸刚结束,步兵便在坦克的掩护下,同时向三个近卫团的阵地发起了进攻。

面对德军的凶猛攻势,苏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由于双方的兵力和装备悬殊,再加上德军早就摸清楚了苏军的火力配置和兵力分布情况。三个团的指战员在经过激战后,陆续放弃一线阵地,沿着交通壕撤到了

德军占领

“没错,”对于索科夫的这种说法,西多林立即表示了赞同:“师长,您所说的这个问题,我也发现了。”

“有什么感想吗?”

西多林想了想,回答说:“根据战报来看,德军攻击三个团阵地所使用的兵力和装备,都大致相当。而帕普钦科中校的

“没错,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伊万诺夫附和道:“我们都知道,火箭筒对付德国人的坦克,是非常有效的武器。但由于数量有限,

“其实也不是什么奇迹。”索科夫摆着手说:“火箭筒的确是反坦克利器,但它的缺点就是射程太近。

经索科夫这么一提醒,西多林和伊万诺夫都想起别雷亲自指挥的坦克一营,就在

“师长同志,”既然这种自行火炮是好东西,伊万诺夫自然希望部队能多装备一些,他试探地问索科夫:“不知上级能给我们提供更多的自行火炮吗?”

“副师长同志。”谁知他的话刚说完,西多林就提醒他说:“坦克一营所装备的这几门自行火炮,都是由红十月工厂提供的。我担心他们如今的原料不够,无法生产更多的自行火炮,来装备我们的部队。”

“那怎么办?”伊万诺夫的脸上露出了失望的表情:“不知能生产自行火炮的工厂, 都在什么地方?”

“副师长同志。”伊万诺夫所问的问题,索科夫正好知道答案,便向他科普道:“我国主要的坦克厂,是列宁格勒的基洛夫工厂和哈尔科夫的工厂。在列宁格勒即将被德军围困时,最高统帅部决定将基洛夫工厂转移,整体搬迁到大后方,搬到乌拉尔的车里雅宾斯克。

在充分的组织动员下,基洛夫工厂仅耗时2个月,搬迁在10月初就基本完成。有一万五千名职工及八千名家属,来到车里雅宾斯克的新工厂里工作。这座新工厂被命名为车里雅宾斯克基洛夫工厂,又称为‘坦克城’,主要生产kv-1重型坦克,从1942年开始,又增加了t-34坦克的生产线。

我离开莫斯科前,曾听说这家工厂又增加了几条自行火炮的生产线。相信以该工厂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要不了多久,就能生产出大量的自行火炮,用以装备我们的部队。”

“车里雅宾斯克到这里可不近啊。”伊万诺夫等索科夫说完后,叹着气说:“就算他们现在生产出来,要通过铁路运到左岸,再从左岸开过来,至少要一个星期的时间。我担心我们的部队,根本支撑不了那么长的时间。”

“副师长同志,您太悲观了。”索科夫笑呵呵地说:“别看敌人如今这么猖獗,不过他们的力量已经快耗尽了。只要我们坚持住着几天,他们的覆灭就指日可待了。”

形势对己方不利时,指挥员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下面的指战员。虽说三个团都丢失了前沿阵地,但那些在指挥部里的参谋,看到索科夫一脸平静的样子,觉得他肯定心中有周详的计划,来击退那些占领阵地的敌人,心里顿时踏实了许多。

索科夫的心里很明白,要粉碎德军对

拨通集团军司令部的电话后,索科夫听到接电话的人是克雷洛夫,便直截了当地说:“您好,参谋长同志,我是索科夫。德国人已经占领了我师的前沿阵地。他们很可能继续向

由于索科夫事先向崔可夫和克雷洛夫都汇报后,在必要的情况下,可能会放弃

说完这话后,听筒里便传出了崔可夫的声音:“索科夫上校,你觉得你们能守住

“放心吧,司令员同志。”索科夫自信地说:“别看敌人占领了我们的前沿阵地,但他们要想夺取

“有信心是好事,但也不能轻敌。”虽说索科夫表现得格外有信心,但崔可夫还是不放心地叮嘱一句:“一旦有什么需要,就立即打电话给我。明白吗?”

“明白。”有了崔可夫的这句话,索科夫守住阵地的把握就更大了,“司令员同志,我向您保证,我们绝对不会让德国人通过

站在索科夫身边的西多林和伊万诺夫,听到他用如此自信的语气向崔可夫做保证,脸上都不禁露出了担忧的神情。等索科夫一放下电话,西多林就着急地说:“师长同志,假如德军再次发起猛攻,我担心我们的部队守不住

“你怎么了,参谋长同志?”对于西多林的担忧,索科夫有些愕然地说道:“难道你对我们的战士没有信心吗?”

“那哪能呢,师长同志。”西多林不好意思地说:“我只是担心可能会发生意外。”

“我们的部队在

见索科夫如此有信心,西多林本来想反驳两句,但转念一想,师长所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