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一悲一喜(2 / 3)

,但只要安心修养,也能恢复过来。」

听到这个,李镇业才算是稍显放心,当即就让太医一定要好好照看。

毕竟如今沙东部就是他最好的依靠,崔国公可不能在这个关键时刻倒下。

随后他进到了帐中,一下便坐到了崔国公窗前,握着他的手关切道:「外公可一定要保重身体,母后这一死,我的亲人已经不多了。

我府上还有一些老参和宝药,等会我便派人去都城拿来。」

崔国公听后很是欣慰,说道:「殿下放心,我这一把老骨头还是能再撑一撑的。」

之后李镇业陪着崔国公深聊会亲情,并把帐中之人都借故支走,才开始直入正题:「对了,我刚刚见到父皇单独召见了吴旭,您说在这个时候,父皇见他干嘛,会不会是跟母后之死有关。」

这时的李镇业,是有些怀疑李守基的,觉得是不是他动手害了自家母亲,同时对李隼也产生了怀疑。

之前他是想过李隼不喜申屠慧的,但对于夫妻相残这种事情,还是有些突破下限了。

崔国公听后也意识到了这点,直接提醒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一切陛下自有决断。」

李镇业虽然不是什么人精,但也不是傻子,自然明白这话中隐含的意思,一时间只觉得这世上真是好笑。

崔国公不想让李镇业钻了牛角尖,于是强撑精力,坐了起来。

「殿下也不要多想,现如今最重要的还是争取太子之位,你可知道初国公已经回来了。」

一听到太子之位,李镇业一下子就被拉回了现实,这个现实的性子倒是真继承了李隼。

「这个我知道,现在不还在传初国公被宿国所擒,是用一千五百匹战马才换得逃脱机会的。

为此父皇好像还不太高兴,一直都没有接见初国公。」

崔国公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安国三大部中,大皇子已经与汪国公结亲,相当于得到了沙中部的承认。

现在也就是沙西部还未表态,殿下不妨找机会帮着初国公说说话,若是能得到沙西部的帮助,那么争取太子之位的希望就更大了。

另外我要嘱咐殿下,现如今陛下绝无要立太子的想法,殿下切不可主动提出,否则必为陛下所忌。」

李镇业思索了片刻,最终同意了崔国公的想法。

从这里,李镇业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便告辞离去了:「多谢外公教诲,那我就不打扰外公休息了。」

既然

有了想法,李镇业便打算去实施,只是他这人确实不太机灵。

你说要施恩的话,直接把事做了就是,毕竟都是有身份的人,欠了人情债总会来还的。

可李镇业偏偏就不一样,还非得先去找了趟初远,把有所图的事情都放在了脸上,这副样子让初远也是一阵无语。

尤其李镇业还来的光明正大,深怕不被其他人看见一样。

要知道一心为公,和拉拢自己势力,这两种在李隼眼里,完全是两种状态。

虽然李隼本来也不相信李镇业,但这么明目张胆的,还是让人生气。

不过好在初远及时找李隼表明了中立态度,为此在李隼那,初远还多付出了一点代价,才最终让李隼开口放过了此事。

但在最后,李隼还是跟初远点了点,让他切记要做个忠臣。

之后李隼在武德原假模假样的修养了两天,便急匆匆的带人赶回安都,要亲手操持皇后的丧礼。

与安都这边的沉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此时的宿都却已经是一片欢庆。

五日的赐酺刚刚结束,李皓的大婚事仪便正式公布出来。

作为这次带领大军大胜安国的主将,李皓在都城中总算是确立了属于自己的威望。

百姓对于李皓的爱戴崇敬,自然也就带入到对这场大婚的期待之中。

不过太子成亲的礼节繁琐,虽然之前在李皓出征之时,就已经走了纳采问名。

但因为归期未定,所以后续如纳征、发册命使、册至册家、铺房、醮戒、妃家醮戒、亲迎、庙见、合卺、朝见、盥馈、王与妃见东宫、回门等一系列流程都暂停了。

中间又遇大败,之后虽反败为胜,但事情却没有及时开展。

等到现如今李皓回来,这些流程才继续进行,所以暂时还需要几个月时间,正好也方便钦天监和礼部确定日期。

而在这段时间内,作为婚礼双方的李皓和张晗,自然是不好见面的。

但李皓还是让陈喜帮着递了信,从这次的战利品挑了几个上好的玉佩给送了过去。

既算是小情趣,也算是感谢张晗之前送的护身符。

另外除了配合礼部忙着婚事,李皓如今也开始在崔明的默许下,承担起了一部分军务来。

毕竟在崔明看来,李皓既然有这方面的能力,还是可以着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