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重启兵工厂(1 / 2)

周安凝视着眼前破旧的兵工厂,这是他当年亲手建立的,如今虽然有些陈旧,但依然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

他心中已经有了计划,想要让这个兵工厂焕发新的生机。

不久后,西天门内,大批被遣散的工匠们齐聚一堂。他们曾是周安手下的得力干将,技艺精湛,对兵器的制造有着深入的理解。

当他们得知周安重新回到西凉,并且要重建兵工厂时,纷纷表示愿意效忠。

周安望着这些熟悉的面孔,心中感慨万分:“各位,我们曾经并肩作战,共同守护着这片土地。如今,我希望我们能再次携手,为西凉的繁荣而努力。”

工匠们齐声应道:“愿为将军效死力!”

周安满意地点了点头:“好!现在,我们将重新启动兵工厂,制造出前所未有的武器装备。我们的目标是红衣大炮!”

“它具有强大的杀伤力,是守护西凉的关键。”

工匠们听后纷纷表示赞同,他们已经意识到红衣大炮的重要性。周安将他们安置在老兵工厂里,开始着手恢复生产。

然而,周安很快发现了一个问题:老兵工厂的制造设备过于简陋,已经无法满足大规模制造红衣大炮的需求。

这使得红衣大炮的产量远远达不到预期。

匈奴士兵如潮水般涌来,他们的铁骑践踏着西凉的土地,所到之处,城池沦陷,生灵涂炭。

短短时间内,除了敦煌和西天门之外,所有的西凉城池都落入了敌手。

消息传到了京都,朝野震动。诸葛亮闻讯后,面色凝重:“我们必须尽快派兵支援西凉,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张衡却持有不同意见:“丞相,周安守城不利,导致西凉城池接连失守。我看必须派一名有才能的将领去带领军队,扭转战局。”

诸葛亮皱了皱眉:“张大人所言虽有道理,但此时派兵支援已刻不容缓,周安需要我们的帮助。”

张衡却坚持己见:“丞相,有才能的将领才能更好地指挥军队,抗击匈奴。我推荐王毅将军前往西凉。”

诸葛亮听后沉默了片刻,无奈地叹了口气:“既然张大人如此坚持,那我也只好答应了。请张大人尽快安排王毅将军前往西凉。”

张衡听后心中暗喜,他知道自己终于达到了目的。他立刻开始行动,将王毅安插进了西凉军队。

王毅,这位经验丰富的将军,被张恒安插进西凉军队后,他迅速行动,展现出惊人的战斗力和组织能力。

他带领的十万大军,如同铁壁铜墙,一路向西,直指被匈奴占领的城池。

大军抵达酒泉时,王毅果断发起攻击。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酒泉城被成功夺回。

王毅将这座城池作为自己的根据地,开始整顿军队,准备进一步扩大战果。

消息传到了西凉都城,韩遂得知王毅已经拿下酒泉,脸上露出了不悦的神色:“这个王毅,真是贪得无厌!刚刚占领一座城池,就敢向我们要军饷粮草。”

周安皱了皱眉:“我们西凉虽然富庶,但也经不起这样的消耗。他的胃口未免太大了吧。”

韩遂哼了一声:“我看他是被张衡那老狐狸给蛊惑了,才会如此狮子大开口。我们可不能轻易答应他的要求。”

周安沉吟片刻:“这样吧,我们先看看我们的粮草储备是否足够。如果足够,我们再商量是否要给他。”

韩遂点了点头:“也好,我们先查一查粮仓再说。”

不久后,探子回报,粮草储备虽然充足,但大部分都在敦煌和西天门,酒泉城的粮草并不多。

韩遂听后冷笑一声:“哼,这个王毅,真是心急。刚刚打下城池,就急着要粮草。我看他是想趁机捞一笔。”

周安思索片刻:“虽然我们的粮草储备足够,但分给王毅太多,恐怕会影响到我们的战备。而且,如果让其他将领看到我们如此慷慨,恐怕会引起不必要的纷争。”

韩遂点了点头:“没错,我看我们还是谨慎一些为好。先看看王毅接下来的表现,再做决定。”

周安深知,不给王毅足够的粮草,必定会引发不必要的纷争。他权衡利弊后,决定给王毅一半的西天门储备。

然而,王毅得到粮草后,并未立刻进军。相反,他开始找各种理由挑剔,指责周安提供的武器有问题。

这一消息传到韩遂耳中,他气愤地对周安说:“你看,我就知道这王毅不是什么好东西!给了他这么多粮草,他还挑三拣四,真是太过分了!”

周安淡定地摇了摇头:“韩将军,现在生气也无济于事。王毅虽然有些过分,但他毕竟是为了我们的共同敌人匈奴而战。”

韩遂哼了一声:“他为匈奴而战?我看他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战吧。”

周安淡淡地说:“我们不必过于在意他的目的。只要他能替我们挡住匈奴,其他的都是次要的。”